止跌回穩(wěn)提出8個月了,沒想到還沒完成。
70%的小區(qū)越賣越便宜,新掛牌的房源價格更低。
完成止跌回穩(wěn)的只有豪宅和浦東新房,漲價后依舊火爆。
豪宅跟我們關系不大,浦東新房真的讓很多人看不懂。
翡雲悅府一批次63.84分,二批次55.64分。
上周末浦開江南里開盤日光,前灘公館五期開盤日光。
都躲在寒冰之下,憑什么就你沸騰了?
今年上海新房觸發(fā)積分16次,10次都在浦東。
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這事兒不正常。
70%的二手房還在降,浦東漲價了還火爆,難道內外環(huán)境的惡劣對浦東沒影響?
實際上陸家嘴的金融精英也在大幅降薪,張江的科技企業(yè)也在裁員。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不知理必有禍”,如果沒看懂市場盲目沖進入容易當韭菜。
浦東樓市的問題環(huán)二講了很多次,購買力太強、供應量太少(《浦西居民,不要去浦東買房》)。
那些都是長期問題,現在短期都出現了異常。
今年新房總體表現好過二手。
二手房不斷出貨,掛牌量居高不下。
今年新房供應量卻創(chuàng)了歷史新低,比2020年還低。
2020年口罩剛開始公司要求居家辦公,新房肯定少。
現在更少。
新房供應少,買新房的人卻變多了。
好房子、四代住宅在上海普及開來,吸引了大家目光。
新房總體是托住了。
新房縮水最嚴重的就是浦東,同比大降61.7%,1-4月份上市面積竟然不如寶山。
浦東經濟總量是寶山9倍,人口是寶山3倍,新房比寶山還少(btw,浦東是怎樣用3倍人口創(chuàng)造9倍GDP的?)。
都知道浦東新房少,沒想到今年這么少。
只是新房少也沒用,很多地方還在降,你漲價了大家憑什么買單?
“好房子”的提出一舉攻克了這個難題。
我們樓盤漲價是因為品質比二手房更好。
現在新房確實漂亮,你看看這會所,哪個客戶看了不心動。
你看看這裝修標準,哪個客戶看了不動心。
這些品質的提高給了大家理由,應該要花溢價。
人都是感性動物,看看二手房斑駁的外立面,再看看新房富麗堂皇的大堂,多花點錢也忍了。
看看二手房用了好幾年的老板、九牧,樣板間的漢斯格雅、嘉格納亮瞎眼。
多花點錢怎么了?
其實挺好的,愿打愿挨,皆大歡喜。
唯一的問題是,溢價過高買入,后面可能下跌甚至破發(fā)。
房價怎樣才能健康上漲?
居民更有錢了,出得起高價(購買力提升)。
或者配套、環(huán)境更新,提升了地段價值(地段提升)。
現在看浦東的很多新房,這兩點并不具備。
經濟下行,外部環(huán)境變差,浦東受到的沖擊最大。
1990年到2022年浦東經濟總量翻了266倍,全市只有57倍。
然而這幾年浦東不行了。
2023年浦東增速4.38%,泯然眾人,甚至不如全市平均數。
2024年數據很亂,統(tǒng)計口徑變了很多,總體而言浦東基本持平全市。
GDP口徑變了,稅收卻沒變,浦東稅收竟然下滑了。
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都在下滑。
這種情況下你告訴我居民都不賺錢,就浦東居民賺錢了,我是不信的。
其實浦東新房賣得好還有一個原因,南匯已經無法分流浦東客戶。
曾幾何時浦東人最不care地段,聯(lián)洋可以農田變市區(qū)我御橋也可以。
浦東人需要的是房子新、房子好,遠一點無所謂,荒一點無所謂,早晚都會成熟起來。
那個時代浦東一切欣欣向榮,大家野心勃勃。
現在浦東郊區(qū)(南匯為主)新房已經賣不動了。
祝橋公元2040曾經火爆一時,現在隔壁的森蘭海天名筑沒人買。
甚至連品質著稱的金茂府都賣不動。
浦東人確實想要好房子,但是太遠的地方他們也不去了。
購買力集中在外環(huán)內,也加劇了個別樓盤的火爆。
側面說明浦東人野心正在衰退,對城市擴張的信心在衰退。
大家不相信祝橋可以成為下一個御橋。
大家信心衰退,正是因為親身感受到了經濟寒冬。
同事、朋友不斷降薪失業(yè),哪來的城市擴張?
陸家嘴的購買力都在下滑。
地段價值提升更談不上,浦東幾個新片區(qū)就在不停地建小區(qū),公共配套變化不大。
1000多萬的房子,附近幾乎就是城鄉(xiāng)結合部。
大家能捏著鼻子接受,是真的沒得選。
購買力沒增加、地段價值沒提升,其實房屋價值沒變。
引發(fā)漲價、引爆市場的,是短期供需失衡、是短期品質提升。
小米汽車剛上市時需要加價買,太稀缺了,產能跟不上。
好品質帶來了溢價。
小米汽車產能跟上后就沒人加價買了,溢價消失。
好房子原則上可以無限復制,后面溢價慢慢的就降低了。
供應量更是偽命題,浦東大把大把的空地,想增加供應一句話的事兒。
兩三年后,如果浦東新房翻倍增加、好房子翻倍增加,還能維持這么高溢價嗎?
私信免費標的選擇咨詢
寫這篇文章不是說浦東新房不能買,是希望大家心里清楚,你花錢買的是什么。
有些樓盤地段提升了、周邊居民富裕了,可以溢價購買。
純粹是供需失衡、品質溢價,那要警惕一下,搞不好要破發(fā)虧錢。
甚至對有些客戶來說品質有點溢價也沒啥,提前享受好房子總要有代價。
比如你買個150平大戶型,肯定就是為了享受,貴一點就貴一點吧。
現在奇葩的是有些90平小三房也搞這套,杜拉維特、漢斯格雅、嘉格納配齊。
有必要嗎?
你有這個錢,用在改善居住空間、用在提升配套上不香嗎?
一線廚衛(wèi)品牌肯定好,更多的是“逼格”,漢斯格雅的花灑用起來洗澡更干凈嗎?
別人孩子上學走路過去,5分鐘。
你家孩子上學得電瓶車接送,20分鐘,下雨天淋一身回家。
驕傲的跟孩子講,看,我們家是漢斯格雅。
別人家父母配藥走路去醫(yī)院,順路去公園遛個彎。
你家老人擠半小時地鐵才到醫(yī)院,回家累到大喘氣,你過來說看我們家嘉格納。
開發(fā)商宣傳這些,是因為他們只有這些牌可以打,而且很廉價。
你不加思考的為這些買單就是純純冤大頭,自住性價比不高還不保值。
真的建議大家想想兩個問題。
你花高價買的是什么?值不值這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