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關部門召集多家單位專門就零公里二手車召開座談會,把零公里二手車問題沖上熱搜。
零公里二手車是指行駛里程極低(通常在100公里以內)就被轉手的"準新車"。這類車輛本質上幾乎等同于新車,卻以二手車身份流通于市場。
出現這種情況根源就是市場競爭激烈,電車產能高于市場需求,車企庫存高。
同時,車企為了粉飾銷量,就向經銷商壓貨,經銷商為了完成銷售任務,就智能將新車上牌,計入銷量,之后再將車以二手車的形式出售,以此回籠資金。
經銷商自賣自買的同時,還能領取政策補貼。如果再以二手車的名義出口車輛,還能享受出口退稅。
其實,零公里二手車早已有之,只不過當時這種做法主要是變相降價,用二手車的名義來維護車企的價格體系,本質上就是特價車,且這種特價車的量不多,一般都是試駕車、展車、庫存車、運損車,以二手車的名義清倉處理。
如今,零公里二手車不僅存量大,還都是新車,與以往油車時代的零公里二手車截然不同。
從市場上看,零公里二手油車的量要明顯低于零公里二手電車,原因就在于經濟上成本太高,因為自賣自買需要交購置稅,也沒政策補貼。
電車不僅免購置稅,還能有政策補貼,畢竟真金白銀在這里,商人趨利,自然會選擇自賣自買。
也許有人說庫存高可以講價,確實如此,市場競爭下,車企價值戰已經多次降價,但價格戰無法削減過剩的電車產能,而且現在電車進入存量時代,各家車企都在拼命用銷量裝飾自己,避免消費者對自己失去信心,都有很強的動機在銷量上注水。
實事求是的說,零公里二手車有兩個重災區。
一個是產能極大的車企,由于產能無法被市場消化,最后只能用零公里二手車的方式來處理。
另一個是新勢力車企,新勢力車銷量下,不少還處在虧損中,靠借新債,還舊債,不斷融資來度日,這樣一來,投資者和消費稅的信心就異常關鍵。
當銷量低迷時,就必須用零公里二手車來粉飾銷量。
某新勢力品牌被曝2022年有超過30%的銷量實際為經銷商和關聯公司購買,后迅速流入二手市場。
這類新勢力其實非常容易識別,那就是看那些平時銷量一般,但每當月末、季末、年末有不正常銷量暴增的新勢力,這種情況高概率就是用零公里二手車沖銷量榜。
若要解決零公里二手車問題,最簡單直接的做法就是油電同權,電車也要交購置稅,免除給予電車的補貼,只要這兩項政策落實,提升零公里二手車的操作成本,就能很大程度上遏制這種現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