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藍字“脊健康”快速關注
久坐后起身腰骶部像被鈍器敲擊?彎腰撿東西時酸脹感直達臀部?不少人以為是骶髂關節出了問題,拍片吃藥折騰一圈卻不見好。今天就來揭秘:你的骶髂關節痛,可能是一塊 “深藏不露” 的肌肉在背后使壞!
一、這塊肌肉,堪稱人體 “隱形雷區”
在腰椎兩側藏著一塊名叫腰方肌的 “狠角色”,它就像一把連接肋骨、腰椎和骨盆的 “彈力拉索”:一端勾住第 12 根肋骨,另一端牢牢扎進髂嵴,中間還分出三層結構和其他肌肉 “勾肩搭背”。
別小看這塊巴掌大的肌肉,它的功能多到超乎想象:
? 單腿站立時,它幫你 “拎起” 骨盆保持平衡
? 深呼吸時,它悄悄幫你穩定肋骨助力呼吸
? 日常久坐、彎腰搬重物,它更是首當其沖扛下壓力
劃重點:現代人長期窩在辦公椅、葛優躺,這塊肌肉最容易 “過勞罷工”,悄悄長出 “激痛點” 這個定時炸彈!
二、3 步自查:你中招了嗎?
很多人把骶髂關節痛當成骨頭問題,其實 90% 的疼痛都藏在肌肉里!教你 3 個簡單動作,在家就能排查腰方肌 “搞鬼”:
1?? 側躺 “摸雷區”:側躺后把上半身微微扭開,用大拇指從后腰 12 肋骨往下,像探寶一樣按壓髂嵴上方區域,摸到硬結或酸麻點?危險!
2?? 彎腰測反應:慢慢彎腰摸腳尖,如果腰骶部酸脹感像觸電一樣竄到臀部、腹股溝,甚至大腿外側,警惕!
3?? 夜間疼痛加劇:明明白天好好的,一到晚上翻身就痛醒?這是腰方肌激痛點的 “夜間偷襲”!
三、為什么它痛起來像 “背鍋俠”?
腰方肌簡直是人體 “戲精”,它一罷工能偽裝成各種大病:
- 疼痛會 “瞬移”
:明明是后腰肌肉痛,卻能把痛感 “快遞” 到骶髂關節、下腹部,甚至大腿外側
- 神經 “打配合”
:它和骶髂關節共用同一批 “信號員”(腰骶叢神經),讓大腦傻傻分不清疼痛源頭
- 連環 “坑隊友”
:腰方肌緊張會拉著骨盆 “變形”,間接給骶髂關節施壓,引發真正的炎癥
四、親測有效的 “自救指南”
別再盲目熱敷貼膏藥!收好這 3 招 “滅痛神技”:
手指 “滅雷” 法 :
1. 缺血性壓迫(Ischemic Compression)
操作:定位激痛點后,以手指指腹按壓,力度以患者可耐受的7/10疼痛為宜,維持30-90秒,直至疼痛減輕50%以上。
原理:通過機械壓力阻斷異常神經沖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 深層橫向摩擦按摩(Deep Friction Massage)
操作:沿腰方肌纖維走行方向,橫向快速摩擦激痛點區域,每次2-3分鐘。
作用:松解粘連,促進膠原纖維排列修復。

躺著拉伸術:側躺后把上方骨盆往下推,感受后腰像拉開的橡皮筋一樣舒展,每天 3 組,輕松解鎖 “無痛腰”
摩擦修復術:用指尖橫向快速摩擦痛點,就像給肌肉 “搓澡”,2 分鐘就能松解粘連
真實案例:38 歲的程序員張先生,被骶髂關節痛折磨半年,嘗試各種方法都無效。經檢查發現是腰方肌激痛點作祟,堅持一周自我松解 + 拉伸后,疼痛幾乎消失!
下次再遇到頑固的腰骶痛,別忙著喊 “救命”!先試試排查腰方肌。記住:什么肌肉問題找對方法,比吃藥打針更管用! 快轉發給總喊腰痛的家人朋友,一起解鎖 “無痛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