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最近這一波操作,確實給球迷制造了不少話題,主力陣容浮出水面,副攻新雙塔王媛媛、陳厚羽一左一右,再加上17歲的“新版丁霞張籽萱,外加邊攻上的吳夢潔、莊宇珊和接應楊舒明,直接把老將和新秀的換血提上了日程,這一波陣容調整,既有期待也有爭議,畢竟眼下距離洛杉磯奧運會還有一段時間,留給新人試錯的窗口其實并不大
球迷們最關注的,還是副攻雙塔的表現,說實在的,王媛媛這幾年一直是天津隊的核心,經驗足,身高臂長,蓋帽能力在線,陳厚羽則是這兩年在上海女排打出來的,進攻端有爆點,攔網也穩,這種“雙塔配置說白了就是要在網口對抗上拿主動權,畢竟國際賽場上歐美隊普遍拼身體,咱們不能再走傳統技術流的老路,得有硬碰硬的資本,但新組合磨合時間有限,細節處理和默契度還需要比賽檢驗,打硬仗的時候,臨場反應是關鍵,不能只看紙面數據
說到邊攻的位置,吳夢潔和莊宇珊這兩年話題不斷,一位是江蘇女排出來的狠角色,一位是福建女排的新銳,兩人特點挺互補,一個下三路穩,一個進攻線有沖擊力,球迷看得出來,主攻線上現在就是在培養新核心,誰能頂住壓力誰就是未來隊魂,邊攻三叉戟的格局已經逐漸成型,吳夢潔和莊宇珊承擔主攻,楊舒明做接應,這配置用網友的話說就是“新三叉戟,場上她們已經有幾場關鍵表現,但距離頂級強隊的火力線還差點火候,關鍵時刻能不能頂住,大家心里其實都沒底
當然,二傳手位置的17歲小將張籽萱絕對是熱搜體質,她被稱作“新版丁霞,這不是球迷亂吹,這孩子年紀輕輕就敢在國際大賽亮相,說明教練組是真的敢用新人,張籽萱的傳球節奏感和場上大局觀,確實有點丁霞當年的影子,當然,年輕就是雙刃劍,經驗不足的問題一到關鍵回合可能就會暴露,傳球的精確性、與攻手的配合默契、對比賽節奏的把控,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補齊的短板,但中國女排現在顯然是在押寶未來,愿意給新人機會也是沒辦法的選擇
問題來了,現在這套新陣容到底有多少成色,從前幾場世界女排聯賽來看,雖然整體表現有亮點,比如攔網環節做得不錯,進攻端也有多點開花的跡象,但遇到歐美強隊,場面上還是會吃虧,尤其是關鍵分的處理和一傳質量,經常掉鏈子,老球迷都知道,女排的DNA就是“打硬仗,可一旦全員換血,場上缺乏經驗,臨場波動大也是必然的事,但不試新人又永遠沒機會成長,這種兩難,主教練和球迷都心里有數
外部輿論其實也在“點贊回懟,有球迷覺得女排這波年輕化好歹有勇氣,別總指望老將扛大旗,畢竟東京奧運會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推陳出新才有希望,但也有人擔心,年輕球員抗壓能力不夠,關鍵時刻容易“擺爛,畢竟世界大賽沒有預演,機會錯過就沒了,如何在成長和成績之間平衡,這才是真正的考驗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中國女排這些年的變遷,老球迷都記得“黃金一代那會兒,場上場下都能頂住壓力,哪怕對噴歐美強隊也能咬牙拼到最后,后來幾次大賽失利,多少讓大家對女排的未來有點焦慮,這次陣容大換血,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必然選擇,時代在變,打法也要跟著變,不能再指望一批老將永遠站在一線,年輕人必須扛起來
當然,年輕陣容就意味著波動,世界女排聯賽接下來的比賽肯定會有起伏,球迷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別一場輸球就喊“全員拉黑,也別一贏球就“全員封神,成長總是伴隨著陣痛,關鍵是能不能在實戰中找到自己的節奏,哪怕一開始磕磕碰碰,只要方向對了,未來就有希望
最后,還是那句話,這屆中國女排注定要在風口浪尖上前行,既然選擇了推新人、練陣容,就要頂住質疑和壓力,奧運周期時間不多,誰能在大風大浪里站穩腳跟,誰就是下一個主心骨,咱們且看且期待,給年輕人一點時間,也給中國女排一點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