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諸暨,音樂作筆,山水成卷。5月31日下午,隨著首支樂隊的激情開唱,為期兩天的2025西施音樂節在諸暨市西施灘大草坪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樂迷踏著節拍,與舞臺上的音浪共舞,將這座千年古城瞬間點燃為青春的海洋。
數據亮眼:文旅消費結構升級
西施音樂節的舉辦,如同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諸暨文旅市場激起了層層漣漪。據監測平臺數據顯示,本屆西施音樂節期間,諸暨市文旅市場迎來顯著增長。2025年端午假期諸暨市共接待游客37.4萬人次,同比增長22.52%。其中,接待過夜游客量達21.56萬人次,同比增長24%。交通方面,諸暨火車站到達旅客4.6559萬人次,同比增長29.58%;發送旅客4.7709萬人,同比增長40.59%。
文旅消費的火熱態勢還體現在餐飲住宿領域。本屆西施音樂節有效帶動了全市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發展,全市住宿餐飲實現營業額5035.7萬元,環比增長186%,彰顯出強大的消費帶動效應。從消費結構來看,多元化特征尤為突出:除傳統食宿行消費外,文創產品、特色手作等新興文旅消費占比也顯著提升。以諸暨特色的“西施文創系列”為例,音樂節期間銷售額破萬,其中西施主題金屬書簽、西施故里冰箱貼等兼具文化內涵與設計感的文創產品備受青睞,充分展現文旅融合下消費場景的創新潛力。
“音樂節不僅是年輕人的狂歡,更是城市經濟的‘強心劑’。”諸暨市文化旅游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音樂+文旅”的深度融合,西施音樂節已成為撬動消費升級、展示城市活力的核心引擎,為產城人文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功能。
暖心服務:細節之處見城市溫度
為迎接八方來客,承接“潑天流量”,諸暨市啟動“音樂護航計劃”,以細節服務勾勒城市溫度:公安、文旅、交通等眾多部門協同作戰,從交通接駁、安全保障到文化體驗,全方位提升服務能級,讓樂迷感受到“諸暨式溫暖”。
活動前,主辦方依托線上多級媒體平臺,實時發布交通指南、演出時刻表等動態資訊,方便樂迷及時了解活動信息,合理安排行程。為倡導文明觀演,音樂節現場隨處可見的“文明觀演”標識,引導樂迷有序參與、共享快樂。
本屆西施音樂節還延續了免費接駁及免費停車服務,為廣大樂迷提供安全、優質、便捷的出行保障。此外,本屆西施音樂節還聯合滴滴出行推出“寵粉福利”,發放萬份“西施音樂節專屬打車券包”,為樂迷提供從車站到會場的無縫銜接體驗。同時,音樂節現場市集物價透明,主辦方對物品質量、價格進行嚴格把控,現場樂迷紛紛稱贊。
針對夏季陰雨天氣,主辦方提前部署,在現場增設避雷措施,確保活動安全有序。西施灘因持續降雨,場地草坪積水嚴重,工作人員迅速行動,凌晨開始鋪設防滑草皮、人工舀水排水,改善泥濘濕滑的地面狀況。同時還免費向樂迷發放雨衣、防水鞋套,全力保障樂迷的觀演舒適度。
西施音樂節現場為樂迷準備了免費的大麥茶及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物資,為樂迷健康保駕護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施小姐姐"們化身清涼使者,穿梭在舞臺前,將一個個"清涼包"送到樂迷手中,在夏日里傳遞著諸暨特有的熱情與關懷。"沒想到雨天體驗還這么好,工作人員真的很用心!西施音樂節太良心了!"一位樂迷說道。
文旅融合:在音樂里觸摸諸暨千年文脈
西施音樂節深度融合諸暨當地文化與旅游資源,讓樂迷在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諸暨的歷史與文化。
西施音樂節現場設置的非遺、文創展示區及美食小吃市集,通過西施有禮文創、手工藝品展銷、地方美食體驗、非遺表演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現了諸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情。
現場非遺線獅(草塔抖獅子)表演精彩絕倫,表演者們用精湛的技藝展現了獅子的靈動與威猛,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同山燒餅、西施石筧等諸暨美食亮相現場,吸引了眾多樂迷前來品嘗。在壽稷同山燒餅攤內,攤主陳玲玲正和另外兩位燒餅師傅加緊制作燒餅,攤前大批游客排隊等待購買,“今天生意太火爆了,我們燒餅的速度跟不上賣餅的速度,備的料已經不足了。”來自上海的樂迷李女士也感慨道:“早就聽說諸暨的美食很有名,這次借著音樂節的機會終于品嘗到了,每一種美食都有獨特的風味,讓人回味無窮。”
同時,為了將“樂迷”轉化為“游客”,諸暨文旅延續往屆經驗,以“音樂為核、文化為魂、產業為翼”為核心,深度聯動“西施故里”“楓橋經驗”“珍珠之鄉”三大城市名片,推出“一票通游”計劃:憑音樂節票根或購買記錄,即可免首道門票游玩西施故里旅游區、五泄風景區、楓橋三賢館、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等諸暨市文化旅游集團下屬國有景區。從臺州趕來的王柯說,自己是房東的貓的忠實粉絲,還是參加過首屆西施音樂節的“老”觀眾,“通過音樂,我第一次來到諸暨,了解諸暨,并被這座城市的秀美風景深深吸引。”
品牌躍升:從音樂節到城市IP
歷經五屆沉淀,西施音樂節已從一個區域性的文化活動發展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城市IP,成為諸暨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線上,西施音樂節相關話題全網曝光量突破4億,形成了強大的話題熱度和傳播效應,全方位、多層次地將音樂節的精彩瞬間和獨特魅力傳遞給更廣泛的受眾。
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樂迷們紛紛分享自己在音樂節的所見所聞所感,線下,樂迷們自發收藏活動海報等紀念品,更有不少樂迷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收集的歷屆音樂節票根和周邊,形成了一股獨特的"西施音樂節收藏熱"。“西施音樂節已成為我和朋友每年的固定行程。”金華樂迷張先生表示,“這里不僅有精彩的音樂演出,還有豐富的文化體驗和熱情的城市氛圍,每次來都有新的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參演樂隊與這座城市的聯結早已超越舞臺。曾入圍西施主題曲創作征集的“MANGO DADDY”樂隊,繼2023年西施跨年音樂節后再度做客諸暨,其為諸暨量身打造的原創歌曲《美好之地》在現場火熱開唱。當旋律響起時,舞臺大屏同步播放的諸暨宣傳片中,浣紗江水、西施故里等城市圖景與音樂共振,樂隊主唱在演出間隙感慨:“2023年第一次來就被這里的山水打動,這次專門寫了歌,想把諸暨的美唱給更多人聽。”這種從“演出嘉賓”到“城市知音”的身份轉變,正是音樂節與城市文化深度綁定的生動注腳——西施音樂節不僅是樂迷們每年必赴的音樂之約,更是藝人們用音樂書寫城市故事的創作舞臺,讓跳動的音符化作連接城市與人群的情感紐帶。
西施音樂節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樂迷們提供了一個釋放激情、享受音樂的平臺,更為諸暨搭建了一個展示城市形象、推動文旅發展的重要平臺。通過“音樂+文旅”的深度融合,諸暨不斷提升“西施故里·好美諸暨”的品牌美譽度及影響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的獨特魅力。
隨著最后一支樂隊的精彩演出結束,2025西施音樂節在全場樂迷的歡呼聲中圓滿收官。然而,這場音樂盛宴所帶來的影響卻遠未結束,它如同一場春雨,滋潤著諸暨這座城市的文化土壤,激發著城市的無限活力,為諸暨的文化繁榮和經濟發展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將持續堅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發展理念,不斷推陳出新,創新文旅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涵,進一步提升“西施故里·好美諸暨”的品牌影響力,為我市文化繁榮與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市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 搜狐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