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第四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在歷史文化名城岳陽盛大啟幕。在大會主會場,被譽為“中國機甲教父”“中國機甲計劃”發起人的著名藝術家孫世前全新力作,公益機甲藝術作品《長江之豚》正式發布。
《長江之豚》以中華民族母親河長江的標志性珍稀物種——長江江豚為創作原型。作品將冰冷的鋼鐵機械與江豚溫潤靈動的生命形態完美融合。長約20米,重約12噸,通過精妙的機械傳動與仿生設計,賦予這座鋼鐵巨物以躍出水面般的蓬勃生命力,在靜態的威嚴中傳遞出動態的優雅與希望。
長江江豚,這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微笑精靈,是長江生態系統健康的“活指標”。然而,受歷史上過度捕撈、繁忙航運、水體污染及棲息地萎縮等多重威脅,其野生種群數量一度跌至極危邊緣。近年來,隨著“長江十年禁漁”等國家層面保護措施的強力實施,江豚野外種群衰退趨勢得到初步遏制,重現長江的倩影為生態修復帶來了曙光,但其生存狀況依然牽動人心。
孫世前此次創作《長江之豚》,正是以機甲藝術為媒介,向全社會發出的守護呼吁。孫世前表示:“機甲不僅代表力量與未來,更應承載溫度與責任。長江江豚的微笑,是母親河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也是生態警醒的象征。《長江之豚》的誕生,正是希望用科技藝術的力量,喚起公眾對長江生態、對江豚命運的深切關注與切實保護行動。” 這件作品超越了單純的藝術展示,被賦予了強烈的公益內核,成為宣傳長江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生動藝術載體。
孫世前作為中國機甲藝術的領軍者,被眾多官媒譽為“中國機甲第一人”,除了不斷突破機甲技術與藝術高度外,還始終致力于探索科技藝術的社會價值。從推廣中華傳統生肖文化的《生肖機甲》到宣傳環保動保主題的《METAL ZOO》,到此次《長江之豚》的發布,不僅是其在藝術創作上的又一次突破,更是其作為藝術家社會責任感的深刻體現。他選擇在江豚灣畔的旅游發展大會上發布此作,巧妙地將生態保護與地域文旅發展愿景相連,為岳陽“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承諾增添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注腳。
《長江之豚》矗立于洞庭之濱、長江之畔,其閃耀的金屬光澤不僅照亮了旅發大會的舞臺,更如同一座燈塔,指引公眾關注的目光投向長江母親河與她的珍稀生靈。這件融匯頂尖科技、深邃藝術與赤誠公益的作品,生動詮釋了科技向善、藝術為民的時代精神,為長江生態保護奏響了一曲充滿未來感的磅礴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