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百度的幻覺
徐愛之
最近的百度,有壞消息也有好消息。
壞消息是:今年一季度百度市值同比下滑、核心業務凈利潤同比下滑;行業權威遭受Deepseek和新對手的追趕與挑戰;錯過與蘋果的獨家合作。
核心業務凈利潤的下滑趨勢,是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的。2024年Q4財報提及百度核心廣告收入持續同比下降。連快手的在線營銷都要超越百度,今年3月25日快手發布的2024年報可知,其在線營銷營收幾乎追平百度;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手機百度用戶市場、DAU依然疲軟,百度的搜索流量也正被夸克、抖音、微信和小紅書瓜分。
AI業務失去先發優勢。百度雖是國內首個緊隨OpenAI推出大模型產品的公司,卻被黑馬Deepseek搶走風頭。后者掀起了開源浪潮并被業內和C端視為與OpenAI媲美的國內頭部應用,以至百度都選擇接入Deepseek,以提升流量并校正AI生成的結果之正確。
此外騰訊元寶、阿里通義千問得到更多的聲量,還有更多如智譜、MiniMax、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階躍星辰、零一萬物的知名創業公司緊追百度。一名從百度離職后跳到大模型領域明星初創公司的大模型開發者,在百度發布文心大模型4.5前對媒體說:“行業內傾向于瞄準GPT當參照物,即便是同行大家也不拿百度當競品,看通義千問比較多。”
百度還因為大模型技術路線選擇、爭奪用戶數據權以及業務中心偏移到AI應用,導致新模型發布遲滯錯過錯過與蘋果的獨家合作。
好消息是:5月21日百度公布了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和凈利潤雙增(智能云業務表現出強勁勢頭,抵消了在線營銷業務的疲軟)、蘿卜快跑在覆蓋全球15座城市、投放超過1000輛全無人汽車后,增長亮眼——為全球提供了超140萬次出行服務,同比增長了75%。
而百度與蘋果的合作,雖非獨家,但百度也與阿里瓜分了年框金額超百億元的合作。消息人士對媒體透露,百度提供云端搜索、視覺、圖片、語音喚醒等,其他技術則由阿里提供,百度技術占比35%,阿里占65%。
01.
百度需要鯰魚效應
如果沒有年初時候Deepseek的橫空出世,百度AI大模型或許還是保持著不溫不火的狀態,并堅持只有閉源才是大模型的最佳出路。
不光百度,國內很多公司在AI方面都在對標OpenAI,閉源策略是后者所堅持的,這被百度緊緊記著,以至于文心大模型早期推出后,百度就對其采取高收費模式,專業版59.9元/月。這顯然限制了用戶對最新模型的接觸,李彥宏在內部發言中說“開源模型會越來越落后”,直到Deepseek這個此前無名的公司,打破行業瓶頸,打了百度一個響亮的耳光。
與百度不同,DeepSeek的開源思路是以免費或低成本模式快速搶占市場,再通過與手機廠商(如華為、OPPO)和車企(如比亞迪、吉利)的深度合作擴大生態覆蓋。這一免費策略幫Deepseek迅速積累用戶,形成品牌效應。
不過百度其實并沒有落后,很多外界感知不強的商業合作,在行業內進行著:百度與三星、榮耀、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均達成合作,這些廠商接入百度文心大模型;與聯想、蔚來汽車也達成合作。百度大模型的商業合作領域,從手機向PC和電動汽車領域拓展。此外還有一些數據也足夠證明百度很努力了:2024年,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調用量已經達到了16.5億次,相比一年前的同期數據增33倍;飛槳平臺上,1808萬個開發者和43萬家企業創建了101萬個模型;文心千帆幫客戶完成3.3萬個模型的精調、開發了77萬個企業應用。
媒體喜歡用略顯俗舊的句子形容百度“起大早趕晚集”。從某些方面來看,并不冤枉,百度副總裁羅戎曾說“搜索本質上深深扎根于語言和文本理解,這與大語言模型的能力完美契合,使百度能夠在人工智能賦能的搜索變革中占據領先地位”。但研發AI十年投資超千億,國內第一個推出AI搜索應用的先行者并不是百度,而是昆侖萬維的天工AI搜索。
不過李彥宏并不認同媒體說百度的“錯失先機論”。他說:“我看到有自媒體說百度錯失了首先做出ChatGPT的機會。其實不然,Google比我們當時多付了4000多萬美金,不是也沒有做出來嗎?IlyaSutskever轉身就離開Google去創建了OpenAI。”
盡管在失敗方面選擇跟老大哥谷歌看齊,但李彥宏也明白一個事實:“大公司反應都是很慢的。甚至我有時候講,大公司代表落后生產力,你千萬不要看大公司在做什么”。
有報道提及,李彥宏天天在內部講“要去掉肌肉記憶,一定要改,一定要擁抱新時代,我逼著所有業務重構重做,過去不管怎么做的,扔掉重新來”足以證明,大公司病給百度帶來效率低下和路徑依賴,在代表AI行業開源化與普惠化趨勢的DeepSeek崛起前,百度過著溫吞水的日子。
現在,李彥宏已不再談論兩年前在中關村論壇上的雄心壯志:“百度要做第一個把全部產品重做一遍的公司。不是整合,不是接入,是重做,重構!”。
他的重心開始轉移到勸告同行不要卷開源、不要重做大模型上。今年2月18日晚的財報會議上,李強調要做一個重大的決定,對即將推出的文心大模型4.5系列開源,并為最終用戶提供免費服務。他說:“我們從DeepSeek中學到的一件事是,開源可以極大提高使用率,推動更廣泛的應用。”
02.
百度的大模型成了嗎?
AI時代帶來的巨變,馬云知道、吳泳銘知道、馬化騰知道、張一鳴知道、孫正義也知道,而李彥宏10年前就知道了,“AI會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在AI元年的2017年,百度就開始轟轟烈烈地開展AI業務,試圖通過AI制造,用機器人替代低端勞動力。為儲備人才,百度在給AI工程師的薪酬高過國際平均薪酬15%。
目前來看,起步早進步快。百度最新發布的大模型成本比DeepSeek低,用戶數據不錯;但是外界感知不如騰訊元寶、阿里千問深入,而因為搶先發布AI產品時文心一言過于倉促,導致用戶對百度的技術信任度受損。
李彥宏在公開場合解釋稱,百度著急推出文心一言,是因為合作伙伴和客戶有巨大的需求,都希望百度能盡快推出大模型產品。曾有分析人士說,搶先發布文心一言,是李彥宏認為百度必須做中國第一家發布類ChatGPT產品的公司,這樣做能穩住二級市場情緒,避免股價大幅波動的行為。
一些接受媒體采訪的百度前和現員工認為,百度管理層從GPT3.5的演示中,感受到搜索引擎(廣告)這個核心業務的危機感,讓李彥宏慌了,這種心慌10年前李曾經歷過一次,“到2011年左右移動互聯網真來了的時候,很多人已經在這里面布局了,而我們沒有布局,這就很糟糕。那個時候確實有點慌”。
李彥宏對王海峰表達過不滿,質疑他作為CTO未能預見大模型能做到ChatGPT這種能力。緊接著2022年底,百度秘密組建起一個開發團隊,由CTO王海峰牽頭,調入AIG(AI Group)多個項目的人才,在公司內部某個封閉區域加班加點連續工作。商業媒體對此描述得頗為神秘:“這支團隊在公司內部系統上看不到任何信息,參與成員姓名也被嚴格保密。它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確保百度成為國內首個推出對標ChatGPT產品的公司。”
2023年3月百度文心一言發布前,內部分歧很大:王海峰希望多些時間打磨文心一言,不建議直接向公眾開放,很多技術團隊的員工觀點與王海峰類似。但這并未動搖管理層意志,最終百度搶先發布了不成熟的文心一言。
甚至在今年發布新產品文心大模型4.5時,有媒體質問“文心一言一周年為何百度選擇一言不發”。接受接受采訪的百度內部人士表示,“發言不如發產品,現在百度說什么外界可能都覺得不對,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用產品說話,4.5是升級,但比5.0重要性差很多,大家更有危機感了,戰略調整、技術迭代的效果需要一段時間顯現。”
“大模型怎么叫成了?”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李彥宏曾自問自答:“當日均應用程序接口(API)調用量一年漲10倍的時候,我認為就是成了,說明大家都需要。”
這個標準對百度來說有先天優勢。百度搜索直接調用文心一言,帶來的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比一年前增長約30倍的數據表現。這個超李彥宏預期的增速像幻覺,一位個人智能體(AIAgent)開發者說:“這說明不了什么,百度搜索很多問題第一條回答就是文心一言。這種都是被動調用,不全是(用戶的)主動調用。”
百度押注對了大趨勢,再加多年積累、自研芯片“昆侖芯”以及厚實的資本——2024年百度自有現金流131億元人民幣;2月底百度公告,稱即將完成對歡聚時代直播業務收購。交易完成后,百度就可拿回托管賬戶內凍結的16億美元(約合110億元),用于“云服務與AI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的現金流足以讓百度繼續投入技術研發并參與市場競爭。
在AI的牌桌上,一季度百度云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2%,經營利潤持續為正,AI相關收入實現三位數的同比增長。管理層在財報會議上表示,AI業務增長部分得益于百度推出的低成本大模型。百度透露說在3月發布的文心4.5Turbo模型每百萬token輸出價格為3.2元,僅為DeepSeek的40%。
當今日頭條以推薦算法顛覆傳統內容時,百度選擇以廣告代替內容是個錯誤決策,但這次百度押注AI,搭上了高速發展的賽道,得以繼續留在牌桌上,力挽傳統搜索廣告衰退帶來業績和市值雙跌的狂瀾。
03.
轉機和判斷
多位百度內部人士曾對媒體透露過,百度未能獲得跟蘋果的獨家合作,是文心大模型在理解提示、由iPhone用戶輸入的常見場景做出準確回應上一直存在著困難,“可能出現回答不夠準確或答非所問的情況”。
據媒體透露,促成百度與蘋果合作,除在用戶數據所有權上與蘋果妥協外,還因對先前戰略路線做了調整,重新把更多資源給到公司技術中臺部門,有消息稱百度一直在開發一種能處理圖片和文本的人工智能搜索功能,并對中文版Siri語音助手進行升級。這些功能將成為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套件的一部分。
搜狗CEO王小川在參加節目時,被問及“怕不怕人工智能方面聲量特別大的百度”時說:“看到對手每年都換一個新戰略,這沒有什么可怕的地方”。
很多公司的決策過程,可以看出領導人直覺、洞察和經驗以及智慧。這些因素帶來的多變,是非常正常的。雖然外界總批評李彥宏決策混亂,但二十四年前他沖投資人摔手機發脾氣,堅持要終止跟門戶的合作推出獨立搜索引擎并競價排名,證實李的判斷和堅持是正確的,也不是如投資人說的“是你的態度而不是你的論據打動了我們”這樣不堪。
而AI時代,智能化代表著未來,也代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在AI面前不止李彥宏一個人有幻覺,馬化騰也說過“我們最開始以為(人工智能)是互聯網十年不遇的機會,但是越想越覺得,這是幾百年不遇的。”騰訊的AI Lab 團隊發現大模型的表現總不盡如人意,還有嚴重的幻覺問題,一些參與者開始朝更垂直的落地場景繼續探索,更多人則將精力轉移到了更務實的搜索、廣告、推薦技術上去了。
現在激烈競爭面前,不想趕晚集的百度有了明顯提速。百度內部人士表示,“無論是文心4.5全面免費,還是PC和移動雙端直接上現貨,百度管理層幾乎是在半天之內就做出決策。”
AI革命處于初期階段。
百度高管在財報電話會上說,無論是像DeepSeek這樣的AI原生聊天機器人,還是百度AI驅動的產品,都是探索AI潛力的不同方式。“雖然AI聊天機器人代表了AI應用發展的一個重要且初期的階段,但至今仍未出現殺手級應用。對我們而言,關鍵是保持快速而堅定的AI轉型步伐,專注于發現用戶真正需要和想要的下一代搜索體驗。”
百度有數億用戶,有全面的市場視野,但也面臨真正創新的AI功能以及新興而敏捷的年輕公司對手。
04.
尾聲
在十多年前央視一個對談節目中,李彥宏被主持人問是否害怕被體量相當、體量比自己大、不如自己的黑馬企業,把百度逼到“處于特別不好的境地”。李說他意識到這種威脅很可能來自“比我們體量要小的企業”。
因為“在做的過程當中永遠都在跟比我大的對手在競爭,這個我不怕。反而是那些你平時沒有關注到的,你覺得這東西其實沒什么,但是其實你的判斷是錯的,這個東西可能越做越大,越做越跟你的核心業務接近,最后把你就顛覆掉了。”
但他也快速轉移了這個擔憂,將其升華為:“最好顛覆我的,是我自己,而不是另外一個公司。”
2025年2月,一份出自全球研究與咨詢公司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6年傳統搜索引擎的搜索量可能下降25%”,更多元和跨平臺的搜索方式正蠶食傳統搜索引擎的用戶量乃至商業收入。
阿里巴巴集團CEO兼云智能集團CEO吳泳銘認為:“過去是人在使用搜索,未來是AI在使用搜索”,他在一次財報電話會上表達了生成式AI是百年一遇的行業變革并表示阿里集團未來三年將圍繞AI這個戰略核心并加大投資。在這個新一局的競爭中,對手磨刀霍霍。
創新不能被計劃,因為不知道創新何時到來,所能做的就是營造一個有利于創新的環境。或許如李彥宏所說,他需要“在遠處稍微看一看,這個公司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這個市場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的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