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葳又一次在賽場上“炸了鍋,這不是第一次看到他刷屏級的表現,但這回他不僅成了CBA的本土得分王,還被推上了“最有可能登陸NBA的中國球員名單,就在楊瀚森、崔永熙和曾凡博等人還在為國家隊出頭發愁的時候,林葳用一組漂亮得分數據把話題拉回了自己這邊,這波熱度來的不是偶然,背后其實是中國籃球現實和期待之間的碰撞
先說數據,常規賽和季后賽雙料本土得分王,季后賽場均37.5分鐘,30.5分、6.5籃板、11助攻、1.5搶斷,投籃命中率43.5%,三分26.3%,罰球94.1%,你說這數據往歐美聯賽一放,可能也就算個普通輪換,但在CBA里,已經是天花板級別,尤其是同曦打新疆那種強隊,林葳硬是扛著隊伍往前沖,單看進攻端,他的突破和終結能力已經不輸很多外援,甚至有點兒“外援內卷本土的味道
但問題馬上來了,CBA的數據到底能不能當作通行證,直接兌換進NBA——答案其實并不樂觀,這兩年CBA和歐美聯賽的差距,不是靠一兩個球星的爆發就能抹平的,籃協這邊也不是沒想辦法,什么重啟四節七人次的雙外援政策、倒逼本土球員進步,可現實就是,很多國內球員在聯賽里“擺爛成風,整體對抗、節奏、技戰術儲備都跟不上國際主流,你說林葳再神,他也得在這樣的環境里“刷分,含金量觀感就有點打折
球迷這邊其實也不傻,誰都知道CBA和NBA是兩套體系,林葳的天賦和進攻,放國內絕對是頂配,但一到國際舞臺,馬上就會被拿來跟歐美后衛對噴,Adidas euro camp那場,林葳28分鐘拿19分、2板、5助、3斷,三分7投1中,世界隊三連敗,說實話,這場的數據沒那么亮眼,但以中國球員的身份能在這種高水平青年賽事里站穩腳跟,已經是很難得的存在
當然,林葳的進攻爆點是公認的,爆發力強,突破殺傷足,終結手段多,配上罰球線的穩定性,CBA里能看他單點爆破就很過癮,但三分和防守問題也一直被對噴,尤其是三分命中率,26.3%說實話不夠看,放到NBA后衛線,沒人給你那么多空位,防守端更是老生常談了,球迷都在說“沒防守很難進國家隊,更別說NBA,林葳要想真破圈,三分和防守都得補課
這也是現場和網絡上爭議最大的地方,支持的球迷覺得,林葳22歲,潛力還沒封頂,未來可期,夏季聯賽一旦發揮出來,雙向合同不是夢,批評的聲音則更現實,說CBA刷分和國際賽場兩個世界,林葳再怎么炸裂,距離NBA的對抗、節奏、閱讀比賽能力都還有一大段路,而且現在國內球員已經很久沒在NBA站穩腳跟了,別一有苗子就給捧上天,腳踏實地才是正道
你說巧不巧,中國男籃連續兩屆無緣奧運會,球迷急著盼新領袖,林葳恰好在這個檔口崛起,外界自然把希望押在他和同齡人身上,但現實是,個人能力再強也難帶動整體水平,CBA聯賽環境和青訓基礎還沒根本改變,林葳的爆發只能算個“窗口,距離中國籃球整體提升還有很遠
有意思的是,林葳自己也很清楚這條路沒退路,職業球員的生涯就是不斷挑戰天花板,主場能爆發,國際賽場也得硬剛,最近的夏季聯賽,正好是他“閉關修煉的好機會,投籃和三分要是能提高20個百分點,進攻端直接質變,防守再加把勁,未來再和歐美后衛正面對噴,說不定真能撈個合同回來
不過,理智一點看,林葳的故事其實就是中國籃球現實的縮影,天賦有了,爆發有了,挑戰也有了,剩下的就看他能不能扛住壓力,把短板補齊,畢竟NBA不是靠一場爆發就能敲門的地方,持續進步、適應更高節奏才是硬道理,球迷當然希望他能圓夢,但也不妨多點耐心,給他時間和空間成長,別讓吹和噴左右了評價標準
林葳的“天神下凡確實點燃了球迷的期待,中國籃球需要這樣的突破者,但天賦之外,更需要體系和環境的進化,能不能成為真正的“領頭羊,不僅看個人,更看大環境能否給他提供舞臺,林葳這道“閃電,能不能劈開NBA的大門,還得看他自己下步怎么走,球迷們,繼續看下去,別急著下結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