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喬約翰遜,老球迷估計腦海里第一個浮現的畫面就是他在關鍵時刻持球單挑,然后一個后撤步,球進了,全場安靜了,他的綽號“單打喬不是白叫的,能在NBA混出名堂的球員不少,但能把單打玩成藝術的,真沒幾個,尤其放在現在這個講究團隊配合、三分拉滿的時代,喬約翰遜這種風格更像是上個世代的遺珠,可問題來了,44歲的他,退役多年還能保持8塊腹肌,還能在BIG3聯賽里當大哥,甚至家庭和事業都沒掉鏈子,咱就得問一句,這哥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只看數據,喬約翰遜的NBA生涯絕對算得上圓滿,2001年進入聯盟,菜鳥賽季還沒怎么坐熱板凳就被太陽隊交易了,等到第三年就場均16.7分,之后在老鷹隊迎來巔峰,7年6次全明星,場均25分4板4助,關鍵球無數,單挑能力拉滿,那會兒有球迷說他是“當代喬丹,當然這話有點夸張,可在一堆明星里,喬約翰遜的穩定性和關鍵時刻的處理球,確實讓人服氣,他不是那種天賦爆炸型球員,但技術細膩,節奏感強,打球就像下棋,慢慢耗你,最后收割比賽,這種風格放現在其實挺稀缺的
不過,職業生涯后半段,隨著年齡上來,喬約翰遜的競技狀態也不可避免地下滑,離開老鷹后去了籃網,還能打全明星,但之后換了熱火、爵士、火箭等隊,36歲慢慢淡出NBA,球迷都懂,歲月不饒人,競技體育更是如此,哪怕你是單打王,終究也有追不上年輕人的那天,喬約翰遜40歲那年還曾短暫回歸凱爾特人,結果沒掀起什么風浪,最終還是低調退役,生涯總得分超2萬,薪水2.2億美元,名利雙收,這一點沒啥爭議
這里插一句,很多球星退役后都有點“中年發福綜合征,畢竟沒有比賽壓力也沒人天天逼著你訓練,體型管住的少,但喬約翰遜偏偏反著來,退役了還變身健身達人,8塊腹肌比許多現役球員還猛,這不是P圖,是真材實料,BIG3聯賽最近幾年他年年都是MVP,統治力沒見掉線,帶隊拿冠軍,甚至還在街球圈偶爾露個臉,狀態好得讓人羨慕,社交平臺上他經常曬瑜伽、健身教程,粉絲點贊回懟都不少,說實話,這心態和自律,確實值得點贊
有球迷問,怎么做到的,喬約翰遜其實在NBA時代就以自律著稱,訓練量大,飲食也講究,退役后反而更專注身體管理,瑜伽、核心訓練、力量拉伸一個都不少,甚至研究過各種健身新潮流,而且他不是悶頭練,愿意把心得分享出來,做自媒體也玩得風生水起,籃球大使聯盟、各種商業投資,副業搞得比正業還紅火,很多球星退役后迷茫,但喬約翰遜這條轉型路線,不僅走得順,還能反哺籃球圈,帶點榜樣屬性
但說到底,喬約翰遜最讓人佩服的還是生活狀態,事業紅火的同時,家庭生活也搞得穩穩當當,和妻子低調恩愛多年,生了三個孩子,很少秀恩愛,但偶爾帶娃參加社區活動、搞慈善,網上能看到他教兒子打球的視頻,既是球星也是好爸爸,這種雙線開花的“退休生活,說實話,NBA里能做到的也沒幾個,很多人退役后要么陷入官司和丑聞,要么消失不見,喬約翰遜反而活得越來越通透
當然,也有網友調侃,44歲的喬約翰遜還能卷多久,BIG3強歸強,畢竟不是NBA,強度和關注度差了一檔,有人說他這是“降維打擊,也有人覺得他在玩票,但不管怎么看,能在這個年紀維持競技狀態,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是他這種打法,本身就依賴身體和節奏,能打到現在,已經算是鐵人級別,至于能不能再回NBA,其實沒啥必要,畢竟江湖地位已經立住了,偶爾客串下,更多是情懷
講真,喬約翰遜這條路,給不少后輩球員提了個醒,退役不是終點,怎么轉型、怎么活出第二春,才是真正的考驗,他用實際行動證明,即使離開NBA,只要自律、好學,照樣能活得精彩,甚至能活成別人的榜樣,至于未來能不能在其他領域再“單打出新高度,這還真不好說,但以他現在的狀態,倒不用擔心他會“擺爛或者被遺忘
最后,單打喬的故事其實不只是一個球員的個人史,更像是NBA黃金時代的縮影,那些靠技術、靠腦子、靠關鍵球打出名堂的球星,和現在流量、天賦型選手有點不一樣,喬約翰遜可能不是最耀眼的,但絕對是最耐看的那一批,你說巧不巧,到了44歲,人生反而打出了新高度,想想也挺勵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