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中國最能 “內斗” 的省份,江蘇稱第二,估計沒誰敢稱第一。江湖人稱 “大內斗省” 的它,內斗史能從清朝寫到民國,堪比一部長篇連續劇。今天咱就來嘮嘮,這江蘇為啥從古至今 “斗” 得這么熱鬧。
一、辛亥革命前后:一省冒出三四個都督府,比電視劇還亂!
1912 年那會,全國都盯著大清怎么垮臺,沒人注意江蘇正亂成一鍋粥。別的省就一個都督府,江蘇倒好,光都督府就有三四個,軍政分府更是遍地開花。
上海當時還歸江蘇管,革命黨人陳其美在這搞了個滬軍都督府;前清江蘇巡撫程德全一看風向變了,立馬在蘇州成立蘇軍都督府;南洋新軍將領林述慶更猛,在鎮江搞了鎮軍都督府,打完南京后又改成鎮江軍政分府;程德全一看南京拿下了,趕緊把蘇軍都督府搬到南京,改名江蘇都督府,后來莊蘊寬還接過了他的班;北洋出身的蔣雁行也沒閑著,在清江浦(現在淮安)搞了個江北都督府。更絕的是無錫、常州、揚州這些地兒,都有自己的軍政分府,各玩各的。
當時《申報》直搖頭,說江蘇這情況跟唐末藩鎮割據沒啥兩樣。表面看是革命時期的混亂,實則背后藏著江蘇根深蒂固的 “地域矛盾”。
二、江蘇內部的 “三角戀”:上海、江北、南京蘇州那些恩怨
(一)江蘇 VS 上海:誰也看不上誰
滬軍都督府還沒撤的時候,上海那幫軍界大佬給孫中山發電報,說必須讓陳其美當江蘇都督,不然說不過去。結果江蘇省議會直接懟回去:“江蘇是江蘇人的江蘇,輪不到上海來指手畫腳!” 在江蘇人眼里,上海就是個 “下邑”(小地方),哪能騎到頭上?
可上海呢,早就不是當年的小跟班了。開埠之后經濟起飛,政治地位也跟著漲,心里早瞧不上江蘇了。兩邊互相嫌棄,上海一心想獨立,江蘇打死不松口,這梁子算是結下了。
(二)江北 VS 江南:被忽視的江北人,氣到想獨立建省
江北都督府這邊更激進,直接喊出 “獨立建省” 的口號。為啥?江北在江蘇一直被邊緣化。就說以前江蘇省諮議局開會,全場都是吳語(江南話),江北人根本聽不懂,一提江北的議案,十個有九個通不過。江北都督蔣雁行吐槽:“我們在省里壓根沒存在感,跟透明人似的!”
江南呢,打心眼里瞧不上江北,覺得他們是 “鄉下人”。這種 “江南中心主義” 讓江北人憋了一肚子火,心想:“既然玩不到一塊,不如各過各的!”
(三)南京 VS 蘇州:誰才是江蘇 “一哥”?
要說最較勁的,還得是南京和蘇州。倆城市從清朝就開始爭省會,到了辛亥革命后還在斗。程德全一開始在蘇州當都督,南京一拿下,他立馬搬去南京,想當真正的 “江蘇老大”。可蘇州紳商不干了,生怕蘇州沒了政治地位,拼命挽留。結果程德全在南京也沒待安穩,先是江北鬧獨立,接著南京成了民國首都,他這個江蘇都督反倒成了 “多余的人”,一氣之下跑去上海 “養病”,讓莊蘊寬接手。
這頭蘇州剛松口氣,那頭江蘇省議會又吵著要把省會遷回南京。蘇州紳商堅決反對,兩邊鬧得不可開交,莊蘊寬直接擺爛辭職。最后還是袁世凱出面,才把這事壓下去,南京總算成了唯一省會,蘇州徹底敗下陣來。
三、清朝埋下的 “雷”:雙省會制度,注定內斗的開始
要說江蘇內斗的根源,還得從清朝說起。康熙那會,江南省拆成江蘇和安徽,本來一個省一個省會挺正常,可江蘇偏偏搞了個 “雙省會”—— 南京(江寧)和蘇州并存。乾隆二十五年,清廷在南京設江寧布政使司,管江北四府兩州;蘇州設江蘇布政使司,管江南四府一州。為啥這么搞?說白了就是玩 “平衡術”:南京是軍事政治重鎮,明朝故都,必須牢牢把控;蘇州是經濟核心,江南財賦全靠它,可又怕南京一家獨大,所以用蘇州來牽制。
這招看似高明,卻埋下了地域分裂的種子。兩邊各自為政,江北和江南越走越遠,南京和蘇州也互相較勁。直到 1860 年代,上海崛起,蘇州經濟地位被搶,更是加劇了內部矛盾。
四、民國那些事兒:鎮江逆襲成省會,江北分省夢碎
到了民國,江蘇還是沒消停。1927 年南京成了首都,江蘇得重新選省會。按理說蘇州經濟文化都強,咋也該輪到它了吧?結果投票的時候,鎮江成了 “黑馬”,6 票當選,蘇州只得了 1 票。為啥?鎮江離南京近,方便跟首都對接;位置又比蘇州居中,能更好管江北。可憐蘇州,經濟上是 “老大”,政治上卻兩次敗給南京和鎮江,心里那叫一個憋屈。
再說江北,從清朝就喊著分省,到了辛亥革命又搞江北都督府,結果袁世凱一句 “國家不能分裂”,直接給否了。江北人想拉張謇站臺,沒想到張謇根本不承認自己是 “江北人”,還反過來指責他們。為啥?張謇覺得自己是南通人,跟鹽城、淮安那幫 “江北人” 不一樣。你看,就連江北內部都有鄙視鏈,真是 “內斗到骨子里” 了。
五、現在的江蘇:內斗歸內斗,發展才是硬道理
雖說江蘇 “內斗” 名聲在外,但人家發展一點不含糊。13 個市全進全國百強,均衡性甩廣東幾條街。南京和蘇州,一個政治強,一個經濟牛,互相較勁又互相成就;鎮江雖然丟了省會,但有醋文化撐場子;徐州當年沒成省,現在成了淮海經濟區中心;上海雖然分出去了,可江蘇半個省都跟著它沾光。
網上總調侃江蘇 “十三太保” 各自為戰,但說白了,這不過是各地對家鄉的熱愛和自信。斗歸斗,真要搞建設,江蘇人比誰都團結。畢竟誰不想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呢?
從清朝的雙省會,到民國的亂局,再到現在的 “大內斗省”,江蘇的歷史簡直就是一部地域博弈史。但正是這種 “斗而不破” 的勁兒,讓江蘇既能保持各地特色,又能擰成一股繩搞發展。下次再有人說江蘇 “內斗”,你就回他:“這叫良性競爭,越斗越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