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亊因2025年6月1日在成都舉辦的個人演唱會被曝多處抄襲,引發輿論風波,隨后通過工作室和直播多次回應并道歉,但公眾對其態度和解釋的爭議持續發酵。以下是事件的核心脈絡及輿論焦點:
一、抄襲指控的核心內容
涉及藝人及抄襲范圍
被指抄襲對象包括汪蘇瀧、章昊、劉耀文、宋亞軒、黃譽博等至少6位藝人,涵蓋服裝、舞臺設計、話筒造型、互動環節等細節。例如:
粉色兔子玩偶服與汪蘇瀧2024年巡演“素龍”IP形象高度相似;
定制話筒設計抄襲章昊粉絲眾籌的黑白皇冠手麥,僅更換顏色后直接使用;
舞臺燈光配色、歌詞字幕動畫、刮刮樂互動等環節與汪蘇瀧演唱會雷同。
抄襲性質爭議
網友認為其抄襲屬于“像素級復制”,如汪蘇瀧的銀色流蘇西裝剪裁、配飾細節完全一致,遠超“撞衫”范疇。部分設計元素(如章昊手麥)需定制完成,相似度難以用巧合解釋。
二、何秋亊方的回應與道歉
官方聲明
工作室承認與汪蘇瀧演唱會存在相似,但歸咎于“時間緊迫,委托第三方團隊執行”,未詳細審核內容,僅向汪蘇瀧團隊致歉,未提及其他被抄襲藝人。
直播回應
何秋亊本人于6月3日直播中稱:
推責第三方:服裝、話筒等由外包團隊負責,自己因“信任專業”未參與審核,并強調“花大錢被中間商坑”;
爭議言論:質問“為何別人是撞衫,我就是抄襲”,稱“若為抄襲何必花巨資辦演唱會”,被批混淆“撞衫”與系統性抄襲的區別;
矛盾態度:一邊道歉,一邊強調“沒有主觀抄襲意圖”,甚至表示“開演唱會是燒錢,只為粉絲約定”。
后續處理
宣布追究第三方責任,停用爭議話筒,但未直接聯系部分被抄襲方(如章昊粉絲設計師)。
三、輿論批評焦點
道歉缺乏誠意
公眾認為其回應“甩鍋”痕跡明顯,僅向汪蘇瀧道歉的選擇性姿態引發不滿,被指利用“網紅身份”博取同情。媒體評論稱其聲明是“危機公關模板”,未體現對原創的尊重。
票價與實力不符
演唱會內場票價高達1314元,看臺票410-1074元,接近一線歌手,但現場被質疑存在假唱、熒光棒“虛亮座位”等問題,性價比遭詬病。
行業影響
事件引發對網紅跨界專業性的討論。法律人士指出,委托第三方不豁免主辦方責任,藝人團隊需對最終演出內容負責。媒體呼吁行業加強版權保護,警惕“拿來主義”歪風。
四、事件后續影響
粉絲脫粉:單日掉粉超17.5萬,一周累計掉粉近75萬,抖音粉絲數跌破千萬;
行業警示:汪蘇瀧持股公司已將其演唱會設計元素注冊專利,強化IP保護;
法律風險:被抄襲方粉絲及設計師要求進一步追責,不排除法律行動。
結語
何秋亊事件暴露了網紅轉型藝人過程中專業性與版權意識的缺失。盡管其多次道歉,但公眾更期待實質性的整改行動,而非流于表面的危機公關。對于行業而言,如何平衡流量紅利與原創尊重,仍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