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竟然打到了中俄接壤地區,普京似乎已經信不過身邊的人,緊急時刻一架白俄羅斯專機抵華。普京想通過訪華的人,向中方傳遞什么信號?近期他的種種表現,是否意味著普京的強人形象崩塌了?
2025年6月1日,烏克蘭用一場代號“蛛網”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117架小型無人機藏進改裝卡車的木箱暗格里,由毫不知情的俄羅斯司機運往目標區域。它們的目標是俄羅斯最致命的“核牙齒”——圖-95、圖-22M3戰略轟炸機和A-50預警機。
烏方宣稱41架俄軍戰略飛機被摧毀,相當于俄遠程航空兵的三分之一戰力。更諷刺的是,伊爾庫茨克居民竟用石塊砸向低空飛行的無人機——俄軍的防空系統全程沉默。這場跨越4000公里的突襲,暴露了俄羅斯怎樣的軟肋?
克宮里燈火通明。普京急眼了,整夜沒合眼,坐鎮指揮中心聽各部門匯報。地方官員連夜被召見,邊境安全拉響最高警報。俄媒透露,總統很少這么失態,上次還是車臣戰爭時期。
2025年6月1日,一百一十七架小型無人機,就這么藏在木箱里,被一群毫不知情的俄羅斯卡車司機,一路拉進了俄羅斯的心臟地帶。這聽起來是不是比007電影還刺激?
這些無人機的目標,個個都是俄國空軍的“心頭肉”:圖-95和圖-22M3戰略轟炸機——那可是俄羅斯懸在頭頂的“核大棒”。還有負責空中指揮的A-50預警機。
當這些小東西從木箱里“嗡”地一下全鉆出來,幾乎是眨眼功夫,遠在千里之外的摩爾曼斯克、伊爾庫茨克、梁贊、伊萬諾沃,這四大俄軍戰略機場的警報聲,就像被人同時掐住了脖子,尖銳刺耳地響成一片。
烏克蘭那邊立馬站出來認領,得意洋洋地宣布,一場代號“蛛網”的行動,把俄羅斯遠程航空兵的戰斗力打殘了近三分之一。一開始放出的風聲更嚇人,說干掉了四十多架!后來雖然改口,也咬定至少有十三架戰略飛機被徹底摧毀或受了重傷。
俄羅斯國防部呢?老一套,輕描淡寫地說只是“部分設備起火”。可衛星照片不會撒謊,西伯利亞的別拉亞空軍基地,四架威風凜凜的圖-95轟炸機,已經燒成了焦黑的骨架,慘不忍睹。
更讓人跌破眼鏡的畫面,發生在伊爾庫茨克。當地老百姓眼瞅著無人機慢悠悠地從頭頂飛過,急得直拿石頭子兒砸!你說這叫什么事兒?號稱固若金湯的俄軍防空系統,在長達四千公里的襲擊路線上,愣是全程做了啞巴。
一位俄羅斯軍事博主心都碎了,悲嘆這簡直是“遠程航空兵的至暗時刻”。這么大范圍、這么精準的偷襲,不光是讓俄軍的寶貝疙瘩遭了殃,更是狠狠一巴掌扇在了俄國情報和預警系統的臉上,火辣辣的疼。
就在前線打得火星四濺的時候,克里姆林宮里頭,卻出奇地安靜。這可太不尋常了!換作以前,普京要是碰到這種挑釁,那指定是雷霆震怒,緊跟著就是疾風驟雨般的報復,這都快成固定節目了。
可這回呢?他老人家只是聽了聽匯報,對烏克蘭這通操作,愣是沒給個明確說法。這種反常的沉默,就像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讓人心里直犯嘀咕。
這么多無人機跟逛自家后院似的,在俄羅斯領空飛了好幾千公里,傻子都看得出來,這里頭有事兒。最合理的猜測就是,俄羅斯內部恐怕有人在“開小差”,不然那層層設防的防線,怎么就跟紙糊的窗戶似的,一捅就破?
這種猜疑,自然而然就讓人想到普京對他手底下那幫官僚,甚至是他身邊核心圈子的人,那份信任是不是也開始打晃了。過去那個硬漢形象深入人心的領導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恐怕也不得不重新打量打量身邊的人和事了。當然,指望他的強人形象一夜之間就塌了,那也不現實。明眼人都等著看,他會怎么找回這個面子。
幾乎是同一時間,俄羅斯的布良斯克州和剛被俄軍拿下的庫爾斯克州,也接連出事兒,橋塌了,火車也跟著脫軌受損,還死了人傷了人。俄國人立馬把這事兒定性為恐怖襲擊,矛頭不偏不倚,又指向了烏克蘭。
面對這一連串的打擊,俄軍的反擊也堪稱猛烈,宣稱一天之內就對烏克蘭152個目標進行了“精確外科手術”,炸死炸傷上千人,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軍營直接成了廢墟,扎波羅熱前線的槍炮聲也跟著密集了好幾倍。
襲擊的硝煙味兒還沒散干凈呢,俄烏雙方的代表團,居然還真就如期出現在了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談判桌兩邊。這場景,多少有點黑色幽默。
雙方倒也爽快,先是就交換戰俘名單達成了一致,甚至還同意按照“六千對六千”的比例,互相換回陣亡士兵的遺體。這姿態剛擺出來沒多久,一碰到最要命的停火條件,談判桌立馬就被人給“掀”了。
俄國人甩出來一份備忘錄,那條件苛刻得簡直讓人沒法看:要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和烏東那四個州都歸俄羅斯,以后不準加入北約,還得把俄語列為官方語言。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一聽就火了,當場懟回去:“這跟讓我們直接投降有什么區別!”
俄方代表梅金斯基也是個硬茬,冷冰冰地撂下一句話:局部停火兩三天,好讓大家收收尸體,這事兒可以商量。但想全面停火三十天?“門兒都沒有!”這場只撐了一個鐘頭的談判,最后當然是不歡而散。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當口,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突發奇想,提議讓普京、澤連斯基跟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來個三方會談。
而遠在太平洋那頭的美國,時任國務卿也給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打了電話,特朗普政府更是公開喊話,說這談判啊,可不能拖拖拉拉打上好幾年。普京的助理也放出風聲,說俄方正緊鑼密鼓地準備跟特朗普的會談,那態度,跟以前比起來,簡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就在這節骨眼上,普京最鐵桿的盟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專機,在6月2日凌晨,悄咪咪地降落在了北京。這可是他上任以來第十三次訪問中國了,熟門熟路。
白俄羅斯駐華大使提前放風說,老盧這次來,主要是想“用中國技術改造白俄羅斯工業”。這話說得冠冕堂皇,可西方媒體的解讀,就沒這么簡單了。
他們琢磨著,盧卡申科這次來,八成是替普京當“傳話筒”來了。你想啊,俄羅斯官僚系統都可能出問題了,普京還能信誰?派這位最信得過的盟友,而不是俄國自己的高官來北京,不就是想借老盧的嘴,跟北京方面遞個話,求個“安全托底”嘛。
這本身就夠讓人浮想聯翩的了,似乎更坐實了普京對他自己那套班子,特別是身邊某些人的不信任感,都快溢出來了。這信號要是真的,那對莫斯科來說,可就太危險了,清理內部那些“搞破壞的”,簡直是火燒眉毛。
北京的會談桌上,工業合作的文件一頁一頁地翻著,盧卡申科則翻來覆去地強調一句話:“白俄羅斯永遠不會站在中國對立面。”這話傳到華盛頓,據說讓白宮里的人“一宿都沒睡踏實”。你看,這國際政治啊,就是這么一環扣一環,處處都是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