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俄烏沖突當中的一個規律——烏克蘭戰事不利的時候喜歡甩鍋給中國,俄羅斯局勢不利的時候喜歡提核武器。
6月1日,普京又一次提出要使用核武器,原因是烏克蘭發起“蛛網”行動。
這次行動堪比“珍珠港事件”,也難怪普京召開緊急會議商量是否使用核武器了。
可惜澤連斯基并不知道自己在鬼門關邊上走了一遭,又在3日對克里米亞橋發動了襲擊。
據稱這一次的襲擊者對克里米亞大橋的橋墩進行了爆破,雖然沒有造成大橋的坍塌,但是大橋的受損程度已經使大橋不能再繼續通車了。
早在2024年普京就警告澤連斯基不要打擊克里米亞大橋了,不然會遭到嚴重的打擊報復。
兩次事件對于俄羅斯來說都是指的報復的重大事件,普京自然不可能沒有行動。
俄軍2日在152個地點打擊了烏軍無人機生產車間及其發射和存儲設施,目前戰果不詳。
不過俄羅斯目前也陷入了美國在中東的處境——幾萬美元的導彈打擊一架幾千美元的無人機。
也正因為如此,澤連斯基可能已經找到了打擊俄羅斯的最佳手段——恐怖主義式的消耗戰。
經過四年多的戰斗俄羅斯的財政其實已經走到了畸形的 邊緣,如果再增加財政開支難保其不發生財政危機。
烏克蘭策劃的這兩起行動的根本原因還是為了在談判桌上掌握主動權,不過很可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的恐怖襲擊不可能逼迫俄羅斯讓步,只會招來更為恐怖的報復。
現在俄羅斯應該正在尋求解決無人機的辦法,比如說寂靜狩獵者或者其他的激光武器。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整篇文章吧。
換俘也很可能是為了從烏克蘭內部進行分裂,當然烏克蘭也可能這般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