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爹不放權
封面 I 豆包AI
作者 I 楊梅
報道 I 真故研究室
比皇宮更危險的地方是東宮,比皇帝更難當的是太子。
在中國民營企業界,有幾位處境尷尬的“二代”。他們在繼承人的位置上坐了幾十年,年近60仍舊沒能順利接班,甚至淪為“廢太子”。
最知名的,當屬雙星太子和雙匯太子。
最近,雙星名人集團的創始人汪海公開控訴兒孫聯手逼宮。據他的說法,為了搶班奪權,孫子汪子棟軟禁自己,兒子汪軍和兒媳徐英突襲公司總部、搶奪公章。
汪海出生于1941年,現年84歲,有“青島鞋王”之稱。他曾一手將老牌國企雙星集團從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為橫跨鞋業和輪胎的上市公司。2008年,雙星集團完成私有化改制,其鞋服業務獨立為雙星名人集團,由汪海掌舵。
這位敢闖敢干的商場老將,一直以強勢著稱。這些年里,他牢牢掌控著雙星名人,是家族企業的絕對話事人,50多歲的兒子在公司的存在感一直不高。
估計汪海都沒想到,一向乖順的兒子有一天會發動“兵變”,逼迫他退位。
同樣的權力大戰,也發生在了雙匯父子之間。
2021年6月,81歲的萬洲國際董事長、雙匯集團創始人萬隆,罷免了長子萬建洪。當時,這對父子因為對集團高管任職問題意見相左,發生激烈爭吵。
52歲的萬洪建以拳頭砸向房門,用頭撞擊辦公室玻璃墻柜,令萬隆震怒。
萬洪建1990年就進入公司,當了31年的“太子”,最終被廢黜。簡直可以和康熙帝的兒子胤礽比一比誰更慘。
作為父親的萬隆和汪海,有一些相似之處。兩人幾乎同齡,都是退伍轉業到地方國企,都曾挽救公有制企業于敗亡,人生經歷復雜,管理風格強硬,大小事宜從不愿假手于人。
這與個人性格有關,也與成長的時代有關。他們起家于改革開放初期,當時一切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只有殺伐果斷、大膽強硬,才能沖破條條框框。
這也造就了他們日后在企業中說一不二的性格,為父子反目埋下禍根。
同年齡段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中,這樣的“教父”級人物還有不少。如萬向集團的魯冠球、魏橋集團的張士平、美的集團的何享健、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春秋航空的王正華。他們皆出生于上世紀40年代,在野蠻生長的時代里歷經多番洗禮,最終締造出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成為他們的后代,可謂是贏在投胎路上。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兒子終其一生都無法超越的大山。即便沒有沖突,沒有一定的實力,“太子們”也很難從他們手中接過重擔。
其中,春秋航空的現任董事長王煜去年才與父親交接班。他的老爹王正華出生于1944年,一直干到了80歲才宣布退休,王煜當時已54歲。
昔日的中國首富魯冠球之子魯偉鼎,接班時46歲;山東首富張士平之子張波也在48歲時,才成為董事長。這倆人都是在父親去世前后,才得以正式掌權。目前,魯偉鼎和張波都是奔六的年紀,失去父親這枚定海神針后,他們背后的企業各自歷經了一番動蕩。
一直被稱為“美的太子”的何劍鋒,其實也已58歲。年近花甲的他,過去十幾年只在美的占據一個董事席位。好在比起繼承家族事業,何劍鋒更喜歡獨自打拼,目前旗下已經有三家上市公司。打拼的過程中,父親何享健給了不少助力,何劍鋒的盈峰集團曾從美的手中接過一些優質資產。
曹德旺的兒子曹暉,現年55歲,是福耀玻璃的副董事長。過去時不時就有他不愿接班的傳聞,2018年福耀玻璃2.24億收購了曹暉實控的福建三鋒集團,將曹暉徹底納入麾下,為其接班鋪路。但曹德旺到底什么時候才徹底退居幕后,目前仍不得而知。
西方現代文學中把“弒父”作為重要的母題,從心理學角度上,父親與兒子之間天然存在競爭關系。所以中國民間既有“上陣父子兵”,也有“父子天生是敵人”的說法。
從這個角度而言的話,相比起父子,父女交接好像的確更順利一些。比如碧桂園的楊國強與楊惠妍,新希望的劉永好與劉暢,娃哈哈的宗慶后與宗馥莉,天合光能的高紀凡與高海純,通威股份的劉漢元與劉舒琪等等。
這些“公主們”都得到了父親的鼎力相助,基本30歲出頭就被扶上了一把手的位置,接班之路簡直如履平地。
而從大趨勢而言,這幾年,中國的家族企業正迎來史上最密集的“交棒潮”。截止去年5月,光是A股“90后”董事長就已經到達到57位。
只能說同命不同運。同樣是富二代,有人30歲不到就繼承億萬家產;有人年近60,都依舊沒能獨攬大權。
站在這些“花甲太子”的角度,這個世界上的殘酷體驗有很多,入得寶山卻空手回算是其中一個。個中滋味,唯有自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