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史上,“五四運動”具有非凡的意義,朝氣蓬勃的青年人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之上,許多人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然而,在五四運動的參與者中卻產生了一個民族敗類,他在抗日戰爭爆發后,居然暗中與日本人勾結,之后追隨汪精衛組建汪偽政權。那么,這位五四運動的干將、汪偽政權的漢奸到底是誰呢?
一、參加五四運動
此人名叫梅祖芬,字思平,人們常呼其表字,故稱為梅思平。1896年,梅思平出生在浙江永嘉,他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訟師,因此家庭條件還算不錯。青年時期的梅思平學習十分優秀,以優異的成績從浙江省立第十中學校考入北京大學政治系。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熱衷于政治的梅思平也參與其中。
在這場活動之中,學生們痛打了章宗祥,然后火燒趙家樓。據說梅思平是“火燒趙家樓”點火的第一人,不過也有其他說法。從北京大學畢業后,梅思平先是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當編輯,接著又在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任教。之后梅思平投身政治,作為CC系的骨干分子,于1933年出任江寧實驗縣縣長。
二、投靠汪精衛
梅思平是個心高氣傲的人,可是他的職務卻一直不高,因此產生了不滿的情緒,經常牢騷滿腹。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梅思平對“焦土抗戰”的口號不以為然,經常跑到周佛海家,與高宗武、陶希圣等人混在一起,對待抗戰的態度十分消極。1938年,他還奉周佛海之命來到香港組織刊物,散布失敗主義言論。
后來,汪精衛又派梅思平前往上海,與高宗武一起與日本代表影佐禎昭、今井武夫“談判”,并在重光堂簽訂《日華協議記錄》等文件。1938年12月,汪精衛逃出重慶,輾轉來到上海。為塑造自身的合法性,汪精衛決定要開“偽六大”。作為這場會議的秘書長,梅思平“不辱使命”,弄來了不少人物來充當門面。
三、斃命老虎橋
1940年3月,汪偽政權粉墨登場,梅思平出任偽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工商部部長,后又兼任糧食委員會委員長。梅思平不斷美化、粉飾汪偽政權與日本之間的賣國條約,積極為汪偽政權效力。之后,梅思平又在汪偽政權內歷任實業部部長、內政部部長。抗戰勝利后,梅思平還一度以汪偽“內政部長”身份維持南京的局勢。
1945年9月26日,軍統將梅思平逮捕,并投到監獄之中。1946年5月,高等法院進行對梅思平進行了公審,各界旁聽者達數千人。雖然梅思平拒不認罪,但他叛變投敵、甘做漢奸的行徑是有目共睹的,最后還是被判處死刑。9月14日上午10時,在南京珠江路老虎橋監獄內,梅思平被執行槍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