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成都市3-6歲兒童習慣養成教育成果展演暨成都市慶?!傲弧眱和澔顒釉阱\江區嘉祥外國語學校舉行,全市23個區(市)縣在現場設立了成果展區進行觀摩交流,16個區(市)縣以兒童舞蹈形式進行展演,我縣金沙幼兒園的兒童劇《美麗的花紋》經選拔位列其中。活動還對市級優秀兒童美術作品、音樂作品、語言作品、兒童劇作品以及習慣養成教育案例進行了表彰,我縣參賽作品獲市一等獎11件、市二等獎18件、市三等獎11件。
為落實《成都市3—6歲兒童習慣養成教育(試行)》,我縣以行政引領、研培支持、園所實踐、家校共育四位一體為實施路徑,以兒童生活、游戲、學習、運動四要素為中心積極進行兒童習慣養成教育實踐探索。2024年我縣第一批3-6歲兒童習慣養成教育11個試點園和“鄉情博物館+兒童養成習慣”園本課程項目啟動;今年4月我縣開展了3—6歲兒童習慣養成教育縣級成果評選活動,評選出縣級優秀美育作品156件、優秀教育案例38個、兒童習慣養成教育作品20件,成果豐碩。
在展演活動中,金堂展位以“水城鄉韻 習育童心——基于鄉情博物館課程建設下兒童好習慣養成教育之金堂實踐”為主題,從教師、兒童、家長三個維度,聚焦兒童“生活、交往、學習”三個習慣,全面展示我縣兒童習慣養成教育實踐探索的經驗、成果。展示內容有家園社共育體驗區、兒童表征繪本、手工繪畫作品、習慣養成教育簡訊集、習慣養成家校共育手冊、習慣養成之師幼親子游戲體驗等。
金堂展區有不少領導、同行駐足觀摩交流,他們對我縣“鄉情博物館”一園一特色的兒童習慣養成教育課程的探索實踐非常感興趣。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鵬蒞臨展區,對金堂的實踐成果給予肯定,表示金堂在引導兒童養成熱愛生活、樂意交往、喜歡學習等方面的良好習慣,建設更高素質、更加專業的教師隊伍,逐步建立并完善兒童習慣養成教育機制,初步建構習慣養成教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體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兒童舞蹈展演中,我縣金沙幼兒園的兒童劇《美麗的花紋》得到與會人員的積極反響。該劇聚焦3-6歲兒童習慣養成教育之“交往習慣”,劇情為發生森林火災后,小動物們相互救援的故事,在小朋友們充滿童趣的演繹中,自然顯現分享、擔當、協作、情感表達等社交啟蒙理念。
我縣將繼續以試點園為牽引,以項目驅動為推力,以點帶面,不斷提煉,逐步深化3-6歲兒童習慣養成教育,樹立正確兒童習慣養成教育觀念,為探索出兒童習慣養成教育“成都路徑”貢獻金堂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