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是女兒是媽媽》綜藝,萬萬沒想到,交換媽媽環節,看似強勢的圣依媽媽好歡樂,緊繃的李嘉格很松弛。為啥?
《是女兒是媽媽》邀請四組嘉賓深入探討母女關系。幾期下來,我們似乎已經給她們分別貼了標簽,比如黃圣依媽媽有點強勢,李嘉格情緒不太穩定,有點緊繃。程瀟母女太客氣等。
交換媽媽環節,網友們很好奇,她們面對新女兒新媽媽的身份,會有什么不同?
想不到,原來強勢的圣依媽媽可以和小她40多歲的新女兒程瀟相處如此歡樂。
緊繃的李嘉格和新媽媽可以松弛安靜度過一個下午。
原來交換媽媽環節,是在幫大家撕掉固定標簽,為啥這樣說?
1 相差47歲的母女意想不到歡樂一路
黃圣依媽媽鄧傳理和年齡最小的程瀟成了新母女,居然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在之前的節目中,至少看出三次,鄧媽媽表現強勢。
一次黃圣依提出要給找阿姨幫忙整理冰箱,鄧媽媽說我不需要。
圣依幫媽媽整理衣服,建議多帶新衣服,媽媽不肯。
還有一次,黃圣依開車,說知道方向了,可以看看路邊風景。鄧媽媽說,你認真開車,等開熟了再說。
似乎鄧媽媽很難聽圣依的建議。
沒想到,當鄧媽媽遇見小她40多歲的程瀟女兒,居然很歡樂。
汽車上,鄧媽媽提議程瀟早點結婚,尷尬的催婚開局,沒想到程瀟說只要有愛,可以不結婚。
程瀟不按常理出牌,反過來訪問鄧媽媽的戀愛經歷。
鄧媽媽興致勃勃分享自己的兩段愛情。第一段愛情因觀念不同無疾而終,第二段共同努力相伴終生。
一老一小一路歡聲笑語,鄧媽媽一點也不強勢。
等到兩人一起制作茶餅,觀點不同卻互相配合。
鄧媽媽不愿意免費拿茶餅。
程瀟覺得來都來了,總要好好參與一下。
于是鄧媽媽陪著程瀟制作茶餅,寫了書法,用勞動換茶餅。
鄧媽媽和程瀟的歡樂相處,像是奶奶和孫女的隔輩親,彼此好奇又寬容。
這里似乎撕掉了鄧媽媽的強勢,和程瀟的疏離標簽。
生活中也一樣,我們有時會和親人爭執,反而對其他人和顏悅色。也許是身在此山看不清,越親近越無所顧忌。
2 李嘉格和梁媽媽,很安靜相處一個下午
前兩期的印象中,李嘉格和媽媽一直在說話,表達不滿,這個不舒服,那個不情愿。似乎是一個脾氣急躁不太好相處的人。
可是,這一次當她遇見梁媽媽,開開心心做福祿壽米餅,聊著天,安安靜靜在農家小院一個下午,很是享受。
回來時,她開心地說,兩個人在車上很安靜的休息了一路,舒服極了。
原來她可以情緒很穩定,也享受很安靜。
為什么,因為梁媽媽滿是鼓勵和贊許,更能理解她的付出。
對話中,李嘉格也關注到梁媽媽是家里的老大很會照顧人,住過不同的城市。
兩個人彼此看見,相互照顧。
生活中也是一樣,親人彼此付出,有的多付出情緒價值,有的多付出生活照顧,底色都是愛。但如果互相看不見多抱怨,就會心理失衡感受不到愛。
3 為啥會在交換母女環節撕掉標簽
當換成新媽媽新女兒,為什么更容易撕掉原來的印象標簽?強勢的不再強勢,急躁的不再急躁?
除了前面兩對,還有另外兩對,陳夢能看到嘉格媽媽自由表達,圣依喜歡程夢媽媽的溫柔托舉。
主要原因可能是,當交換母女時,新媽媽和新女兒相遇,會嘗試打破自己習慣的相處模式。
比如固守規則的鄧媽媽會嘗試了解年輕人,比如得不到傾聽的李嘉格會感受到傾聽。
當角色更換,新媽媽和女兒會更容易調整相處方式。
與此同時,還有一種可能,不同性格的母女會容易像朋友一樣平等相處。
更重要的是,當彼此不是真正的母女,更容易活在當下,不被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期待裹挾。
這樣的相處才更容易正能量直面當下生活。
撕掉標簽,其實是她們有改變母女相處刻板印象的可能性。
游戲時,鄧媽媽被要求說新女兒有親女兒沒有的時候,她看著黃圣依,怎么也舍不得說她沒有什么。這不就愛你在心口難開嗎?
陳夢媽媽坦然說出自己女兒沒有的能力,是信任女兒有底氣接住她說的花,母女彼此信任正面解讀對方的建議。這不是親人間的底氣嗎?
生活中也是一樣。
我們有時會困在和親人錯位溝通里走不出來。也許需要保持距離,多看到不同角度的親密相處,換種心態,也許就會看到彼此愛底色。
4 為什么在云南療愈之旅,更容易解開心結
還記得有風的地方嗎,美麗的大理讓多少人心生向往。
云南,這個四季如春,植物都比其他地方多恨多的地方,似乎更容易讓人投入自然,滋養身心。
是女兒是媽媽的站點選擇在云南,也非常適合女性相處。
這里鮮花盛開,有手工制作,更有各種天然食材。
比如鮮花餅,各種菌子等。
這樣的環境中,母女們仿佛回歸初心,血脈相連。
在云南,小院,鮮花 ,天然食材,更容易貼近自然,找到心中最本質的需要。
這里讓人有不同活法的心境誕生,最親近的人可以更好相處。
生活中一樣。有時候旅游,或者只是有個新的愛好,養花種菜,學習音樂,都可能讓自己領悟到不同的生活態度,如何和親密的人更好相處。
寫在后面
是女兒是媽媽很有意思,看似簡簡單單母女關系,卻可能并非坦途充滿溝壑,好像山林中行走。努力發現一些線索,相信一定到達對方的路標。
我們為什么會為親密關系痛苦,是因為有愛才會拼命想要走近。
既然如此折磨,我們為何不嘗試換種方式呢,交換母女,換個視角,先改變自己。
媽媽還是女兒,誰先改變不是誰被動妥協,恰恰是主動引領這段關系。
本文原創,圖片為網絡精選,侵權立刪。
@怡小城,跟隨影劇書,探秘城市故事。
全網同名創作,主創王小怡,行走半生依舊愛追劇探城,自由寫作6年,城市記者7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