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隨著俄烏沖突持續升級,俄羅斯內部的安全形勢也正愈發堪憂。
今年3月,普京在俄羅斯安全局年度會議上便下令,要求嚴厲打擊內部叛徒和間諜,讓他們為自己的叛國行為感到深深的后悔。
很顯然,普京已經意識到,相比日益膠著的俄烏沖突,持續向俄施壓的美英法德等國,俄羅斯面臨的真正敵人,恐怕還是來自內部。
尤其是,近期俄內部局勢動蕩不斷,再次凸顯了俄內部形勢的混亂。
29日,俄緊急情況部表示,俄軍少校、斯塔夫羅波爾市副市長古爾齊耶夫在一處居民區被炸身亡,而爆炸裝置的威力相當于300克TNT。
目前,俄方已經以“恐襲案”展開立案調查。
并且,在這之前,俄軍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副局長莫斯卡利克也死于一場爆炸襲擊,爆炸裝置被提前安放在了其必經之路上。
更早一些,俄軍三防部隊司令基里洛夫也在一場爆炸襲擊中身亡,并且同樣是爆炸裝置提前放在了其經常出入的地方。
簡單來說,近期俄軍高官相繼被炸身亡背后,都與行蹤信息等情報遭到泄露有很大關系——襲擊者在獲悉情報后,策劃并實施了“斬首行動”。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情報的泄露,都來源于誰?除了某些向俄展開滲透的外部間諜勢力之外,俄內部“叛徒”叛變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然而,正當俄軍高官相繼遇襲身亡之際,另一個重磅消息傳來了——俄200萬份核材料泄露,誰干的?
日前,《丹麥觀察報》突然發布了2篇主題報道,對俄羅斯奧倫堡州亞斯內市的戰略核基地進行了極其細致的分析解讀,甚至連基地內部的洗手間位置、攝像頭型號等不起眼的信息都給一一標了出來。
簡單來說,本該高度保密的俄軍核基地,就這樣毫無秘密地被公布在了外界面前。
那么泄密事件是怎么發生的?
據悉,負責建設該基地的承包商并沒有對相關機密文件進行加密處理,而是直接上傳到了云服務器上,這就導致西方情報部門可以隨意查閱并下載這些與亞斯內基地有關的文件,而這些文件多達200萬份。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媒體也指出,如果有人想潛入該基地搞破壞,那么只需要依靠這些泄露的核文件,就能做到“如入無人之境般地進行滲透”。
目前,對于這一重大泄密事件,俄羅斯官方尚未做出任何回應,甚至可能都不會有公開回應——如果否認,外界顯然不會相信;如果承認,則暴露了俄內部安全形勢的堪憂,容易引發恐慌與不安情緒。
因此,俄羅斯選擇不公開回應,或許是最好的選擇,而不回應背后,可能俄方已經開始采取措施嚴查泄密事件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了,至于會不會對核基地進行改動,目前還是未知數。
最后,且談3點粗淺看法吧。
1,不可否認,一場曠日持久的俄烏沖突,的確打出了俄羅斯內部的“諸多問題”。
不論是軍事實力的被高估,還是俄防空系統在應對烏無人機時的“力不從心”,亦或是俄羅斯內部安全形勢的“漏洞百出”,都在表明——俄羅斯的情況遠比想象中要復雜、嚴峻,普京面臨的壓力也非常大。
畢竟,如今的俄羅斯,要一邊應對俄烏局勢,一邊應對美西方的施壓,更要招架隨時可能出現的“明槍暗箭”,的確很不容易,但如果不能有效應對這些危機,那么俄羅斯內部可能會迎來更多動蕩與混亂。
接下來該如何應對,普京確實得想清楚了。
2,俄內部遭到重大滲透,也再次警醒了世界各國——某些西方情報部門的滲透能力的確是防不勝防、無處不在,平日里更應該提高警惕與戒備,增強防范意識,才能做到有備無患,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3,令人擔憂的是,如今俄烏和談進程正處于關鍵時刻,雙方打算于6月2日,在土耳其舉行第二輪談判。而近期,為了獲取更多的談判籌碼,俄烏雙方都在加大戰場上的攻擊力度。
如今,俄內部局勢迎來動蕩,誰也不知道烏克蘭或西方勢力會不會通過“啟用”滲透到俄內部的間諜勢力,趁機搞破壞,加劇俄內部局勢的混亂,從而影響俄烏和談進程。
總之,俄羅斯目前面臨的形勢并不樂觀,接下來,且看普京會如何應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