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海河日記,當代水產,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一條魚疑似卡著金項鏈
2025年6月3日,IP地址為福建的博主”@海河日記“發布了一則視頻,根據配文可知視頻展示的是博主在公園拍攝到的一條魚,這條魚在水面活動,乍一看沒啥稀奇的,但是它身上似乎套著什么東西。
視頻首先是從側面拍攝這條魚的,可以看到這條魚的身上似乎卡著一個黃色的鐲子,這似乎并未太影響它的活動,不過可以看到其魚體已經被勒得有點變形了,這個鐲子顯然不是剛套上去的。
隨后視頻切到了近景,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看到這條魚的外形和身上卡著的東西的細節。這么一看,似乎卡著的并不是鐲子,而是一條粗重的金色的手鏈。這條金色的手鏈卡得死死的,被卡位置的魚體明顯陷進去了,邊緣還露出了白色的魚肉,這得是多痛啊。
再看這條魚本身,最最明顯的特征肯定是其特化的腹鰭,變成了兩根堅韌修長的絲狀鰭條延伸至尾柄處,一開始看我還以為是綁著金鏈的繩子。這條魚的側面那張圖沒啥參考性,因為水的折射完全變形了。其背部高而寬闊,整體輪廓厚實,頭部不大,頭頂及兩側似乎生有突出的額角;吻部是前突的,口裂不大;魚體是綠褐色的。
這很可能是一條絲足鱸(Osphronemus goramy),說商品名你就知道了:招財魚或戰船魚。不過這條個體非常非常的瘦,而且可能是比較原始的品種。這種魚原產于東南亞,1998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首次從越南引進,于是就變成了熱門觀賞魚類,現在觀賞魚類出現在各大水體都毫不意外了。
你肯定能想象評論區的畫風了,雖然不確定這個金色手鏈是否真的金子打造的,但大家開起玩笑來基本上都是當真的說的,雖然估計心里都是不相信的,畢竟這么粗的金子肯定很重,這魚早就該不堪重負了。有網友說這是土豪大哥;這魚是真正的”腰纏萬貫“;還有說這魚是在魚王爭霸賽上獲得了金腰帶。
有網友則鼓動博主將這條魚給撈起來,不過原因卻是不同的,一部分人是因為想要讓博主救救這條魚,而另一部分人則是覺得博主不應該放棄這個可能發財的機會。
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我翻了一下,評論區只有一個網友在討論,他認為可能是有人專門放生了這條魚,這看起來像是金手鏈的是放生者故人的信物。這個說法確實很有可能,我們已經看過無數這樣的案例了,這些放生者真心有些缺德了,以殘害其他生命為代價給自己祈福?不像祈福,像造惡業。
不過也可能就是丟到水下的垃圾,意外卡到了魚身上。這個事件更應該關注的是水污染的問題。
中國水污染現狀
根據2024年,我國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的信息,我們可以得知一個以外的情況:雖然已經改善很多,但我國的水體污染情況其實還蠻嚴重的,地表水有70%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主要是農業面源污染,比如化肥和農藥流失,以及生活污水排放。
工廠排污的情況已經整治得不錯了,亂丟垃圾的行為說實話對水質造成的威脅,客觀上算是最小的,但數量多起來依然非常恐怖,主要是會對水生物種造成威脅,而水生物種如果大量死亡,其尸體也會污染水體。
在長江、黃河等流域的支流污染尤為突出,畢竟人口畢較密集。
而地下水的情況更糟糕,大約有60%水質被評定為“較差”或“極差”,就連農村地區的用水,也有47%的分散式水源,比如如井水存在微生物或重金屬超標問題。而城市地區除了污染,城市供水網絡中以前使用的,還沒換掉的灰口鑄鐵管,老舊管道還會導致鉛、錳等重金屬二次污染。
這些污染對人類和水生生物造成的威脅是多種多樣的,而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存在,水生物種體內富集的污染物最終還是會傳遞給人類。而且大量的珍稀物種都因此逐漸消亡,比如研究發現江豚會因水體有機污染物干擾內分泌系統,導致繁殖率下降60%。=
后記
雖然全國的環境是整體向好發展的,但是水污染的治理目前依然處于攻堅期,需要政策、技術和公眾的參與。
我們能做的很少,但非常關鍵。要監督自己和家人不做出污染水資源的行為,其實也就是不要亂丟垃圾和倒臟水進自然水體;如果發現污染水資源的嚴重行為,積極地向有關部門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