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耐高已經吸引500所高中,已然成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高中籃球聯賽。
文|劉瀏
發自北京五棵松體育館
穹頂之下,巨幕當空;
環繞立體聲系統;籃球撞擊地板的清脆、球鞋摩擦的尖嘯;
以及11000多名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吶喊,交織成撼天動地的巨大聲浪。
這里就是耐高總決賽的現場!
作為曾經舉辦過無數頂級籃球賽事的場館,五棵松體育館被視為許多球迷視為“籃球圣地”。而這一次,2024-25賽季耐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下文簡稱:耐高)全國總決賽就來到了五棵松體育館舉辦,并打造了極具專業性與沉浸感的高水平視聽包裝效果,為球員和球迷奉上一場屬于青少年籃球的視聽盛宴。
男籃方面,這場由清華附中和廣東實驗中學帶來的“青春風暴”席卷了整個場館,省實隊員何文煒瀟灑的空中拉桿,王洪澤精準的三分,清華附中如同移動長城的鋒線群。還有女籃方面,深圳二實葉子云開場的三分連中、清華附中董一諾精準的傳導球都成功吸引了中國籃球的頂級關注。
趙睿、胡金秋、郭艾倫、楊舒予等現役國手,以及杜鋒、郭士強等名帥親臨現場,在看臺上頻頻點頭。當郭艾倫坐上解說臺時,更是表示:“我職業生涯也想打一次耐高,有沒有高中聯系一下我?”
耐高就像一部尚未書寫完成的史詩巨著,每個參賽學校和球員都有自己的故事線,他們為球迷們講述了籃球的純粹和青春的激情。本賽季也誕生出了無數經典瞬間,董一諾末節的力挽狂瀾、南京九中的三分雨、李悅洲40分的個人表演等。這些“名場面”都能歸結到那句標語:“一生只有一次耐高”。
廣東實驗中學奪得隊史首冠
耐高總決賽結束翌日,體育大生意與耐克大中華區男子籃球品類總經理李浩力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他表示:“我們希望回到五棵松在這個象征中國籃球榮耀的地方,希望讓每個觀看耐高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我也可以打球,我也能站上這樣的舞臺’。這點我想球迷心里都是很有感觸的。”
耐高吸引500所高中
讓更多年輕才俊“打出來”
2019年時,耐高就已經涵蓋全國22個省市,264支男子、108支女子籃球隊,超過5900名高中生球員,打造了包括基層賽、分區賽、全國總決賽在內的全新賽制體系。在中體協的鼎力支持下,耐克引入多維度資源,致力把耐高打造成頂級的高中籃球賽事,讓更多的年輕球員更好地參與籃球運動,并有更多的機會踏上球場。
2019年科比見證中體協與耐克簽約
如今耐高已經吸引了超500所高中參與,已然成為目前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高中籃球聯賽。但能夠參加耐高的學校,也僅僅占到全國高中數量的4%,冰山一角,對此李浩力表示:“如今也有很多學校連組建校隊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他們可能缺乏教練、訓練時間和比賽機會,同時也沒有那么多同學愿意放學之后花時間一起練球。這些問題不是耐克能單獨解決的,我們希望通過耐高,引起學界和體育界的思考。”
除了耐高這樣的校園籃球賽事外,耐克同時關注那些在耐高體系之外的球員。首當其沖的肯定是"打出名堂",2015年,當時的“東單霸主”楊政憑借一記空接背扣,讓全國球迷記住了他。現在“打出名堂”還在繼續,將會在暑假期間與大家見面,這也為“草根球員”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
在今年6月,耐克將在北京舉辦全亞洲訓練營,屆時北京將匯聚來自全亞洲優秀年輕球員,耐克也考慮讓更多耐高球員及青年隊球員參與其中,與來自全亞洲的青年才俊們交流學習。耐克希望發掘更多這樣的潛力球員,讓每個熱愛籃球的孩子都擁有展示的舞臺。
耐克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為潛力新星提供出國與國際高水平籃球交流的機會,李浩力介紹:“去年崔永熙參加NBA選秀,走出舒適區沖擊更高的平臺,也是一個勇敢的嘗試。上個月,我們邀請吉林省實驗中學的張博源參加了在美國波特蘭舉行的耐克籃球峰會。他在前鋒位置上可能也沒什么球權,但他仍然在一場擠滿了全世界高手的表演賽里出場7分鐘就拿到6分,有這樣的表現我認為非常不容易。”
張博源參加耐克籃球峰會
除了張博源外,此前的耐高明星球員王俊杰已經征戰NCAA賽事,女籃方面,此前來自雅禮中學的鄧雨婷也在NCAA聯賽中展現出了優秀的個人實力,并且入選新一期的中國女籃集訓名單。中國籃球需要更多的青年才俊走出去,去歷練,去進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耐高總決賽期間,耐克官宣正式簽下這名19歲的中國女籃新銳。
“南北大戰”——永遠的耐高保留節目
從耐高創立之初到現在,南北籃球的差異一直被廣泛討論著,從籃球風格來看,北方籃球以硬朗、激烈對抗著稱。球員身體素質出眾,注重內線進攻和籃板球拼搶,在比賽中展現出強大的力量與韌性。而南方籃球更注重技巧與靈活性,球員們擅長外線投籃和快速的傳導球配合,球風靈動飄逸。這使得南方的籃球賽事同樣觀賞性十足。
在今年的耐高總決賽上,南北大戰繼續上演,讓球迷們深刻體會了北方球隊戰術體系中的集體主義。以清華附中為例,這支常年稱霸聯賽的北方勁旅,其戰術手冊里寫滿著嚴謹的半場陣地鐵律。在2025年全國總決賽對陣廣東實驗中學的決戰中,北方球隊將這種戰術紀律發揮到極致:當對手祭出全場緊逼時,后衛群通過連續的V字切分破解高壓防守,中鋒的提上策應永遠精確到秒表級別。
而南方球隊的籃球哲學則流淌著嶺南文化的靈動血脈,以廣東實驗中學為例,他們的進攻發起常常始于后衛何文煒的“即興發揮”,通過后衛靈動的傳球和突破,撕開對手的防線,觀賞性十足。這種類似于街頭籃球韻味的進攻選擇,在北方教練看來或許過于冒險,卻恰恰構成了南方球隊的致命武器。這種對抗格局正在催生全新的籃球智慧,北方球隊開始吸收南方球隊的空間理念,南方球隊則在強化身體對抗。
在今年五棵松體育館的聚光燈下,南北對抗早已超越單純的勝負之爭。它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籃球發展的多元路徑,北方的戰術嚴謹與南方的即興創造,正在碰撞出嶄新的戰術火花。當廣東實驗中學的球員在2025年總決賽終場哨響時高舉冠軍鼎,他們身上既流淌著南方籃球的靈動血脈,也銘刻著北方戰術的紀律基因——這或許正是耐高聯賽南北對抗最深刻的時代注腳。
作為耐克大中華區男子籃球品類總經理的李浩力,他本人從廣州一路來到北京,對南北方的籃球文化都有深刻的見解,他對體育大生意分享道:“2018年我帶中國高中明星隊到美國打球時,就已經深刻感受到了南北籃球文化的差異,北方學生相對善于表達,南方學生則相對沉默實干。
何文煒對決洪麥
包括總決賽,我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來,廣東省實的口號是‘實至名歸’、清華附中的口號是‘誰與爭鋒’,這些口號的特色也都跟球隊的文化有關,從南北雙方球員的肢體語言表達、呈現出來的技戰術風格也都是不一樣的。
其實這些和球員們朝夕相處的時刻、這些真實下沉到球員層面的深入體驗,就是耐高能講出每個學校動人故事的關鍵,這些扎根在校園前線的同事已經成為球隊的一部分,他們讓這些真實的、活生生的故事呈現在大家眼前,當然這些也反哺到我們更加深刻地去思考耐克籃球到底該怎么去做才能更好地展現出屬于我們的獨特價值。”
從“一生一次”到“無畏金蘭”
耐克的核心優勢——長期主義
在耐克籃球進入中國市場的這些年里,品牌見證了中國籃球市場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潛力,從賽事的發展、代言人的選擇、產品的發布等方面來看,耐克都屬于行業頂尖。
首先是最被大眾熟悉的代言人層面,一直以來,耐克在籃球領域的代言人都一直領先整個行業,無論是NBA的勒布朗·詹姆斯、凱文·杜蘭特還是本土球員趙睿、胡金秋等,都為品牌影響力帶來巨大能量。再到國家隊層面,耐克已經與中國男、女籃國家隊合作多年,并且在2022年中國女籃在澳洲征戰期間,耐克為她們打造了「無畏金蘭」這樣一個概念,就像“鏗鏘玫瑰”一樣,「無畏金蘭」成為了疫情中感動很多中國人的精神符號。
李浩力表示:“耐克希望通過講述運動員的故事,真正感動到中國人。疫情期間,這支封閉訓練半年的隊伍拼盡全力帶著銀牌凱旋——這是中國籃球近些年最輝煌的時刻之一。”
中國女籃“無畏金蘭”
耐克將從女籃采訪中得來的靈感用于創意內容,“我記得女籃隊員們聚在一起回憶艱苦的訓練日常令人印象深刻。等到她們真正打進決賽那天,當時我走在外灘邊,有一個酒吧里正在播她們的比賽,我看到有路人關注到屏幕播放的比賽,就轉彎走進這家店,嘴里還說著‘我要進去看看女籃比賽’。
還有我在浙江臺州休假時,我穿了一件中國女籃‘無畏金蘭’的領獎服,當時有個小朋友一眼就認出我身上的衣服,他還上前和我搭話說這件衣服太棒了。在這些時刻里,我意識到這就是耐克深耕中國籃球領域的意義——通過講述運動員的故事,讓所有人看見希望。”
除了“無畏金蘭”外,耐高的“一生只有一次耐高”的標語也很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因為每年的4、5月都是正值高考沖刺季,這是每個中國學生必經的考驗。在此背景下,“一生一次”的意義能夠觸動所有中國孩子內心深處的共鳴。
耐高標語:一生只有一次耐高
表面上耐高可能只是一場籃球賽,但在球員的心里可能意味著一輩子只會在一萬多人面前出手一次,所以要拼盡全力打到最后一秒。這種由籃球引發精神共鳴,最后會超越籃球,激勵你去打心里這場必勝的仗。
在產品方面,耐克剛剛推出的Nike S.T.Flare「氣焰」系列,就是源于對中國消費者的關鍵洞察,李浩力表示:“中美籃球運動場景截然不同,美國以室內全場為主;中國則以戶外半場三對三為主,有更多變向、急停等動作。再加上國內場地條件復雜性,以及南北氣候差異也較大,籃球愛好者們對球鞋的性能就有更不一樣的需求。”
為此,耐克從2023年開始研發真正適合中國籃球愛好者在外場打球的鞋款。「氣焰」的首款籃球鞋僅是第一步,后續品牌還將持續迭代優化。因為耐克深知中國消費者最看重球鞋的性能,所以會繼續堅持深入洞察中國消費者實際需求,為更多消費者提供真正好穿的實戰鞋。
Nike S.T.Flare「氣焰」系列
從品牌代言到專屬產品,耐克一直陪伴著中國籃球發展,無論是低谷還是高峰,不離不棄,這都源于品牌所堅持的長期主義。耐克在籃球方面的投入都以十年為單位,從1996年開始贊助中國男女籃國家隊,再到NBA的12年合約,都展現出品牌在籃球領域構建完整生態的決心。李浩力表示;“我們的工作就是能夠把資源串聯起來,讓更多的小朋友愛上打球,這就是我們耐克籃球要做的事。”
最后,在如今我國籃球品牌林立的當下,耐克所謂的競爭優勢在于堅持深耕,而非單純追求銷量。李浩力表示:“我相信正是這種堅持,才讓耐克走得更遠。”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耐克籃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