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流逝,至今仍然被我們時常提起,他學識淵博、滿腹經綸,可謂是活出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他的一生光環(huán)無數(shù),被慈禧視為“匡濟艱難,濟和中外”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被西方視為“當世三杰者”,可見對他的評價極高。
就是這樣一位晚清重臣,他不僅譜寫了自己的一生,而且還成為家族后人學習的榜樣,成為了他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而李國秦作為李鴻章的侄孫女,雖然在她出生時,李鴻章已經去世,但是李國秦卻對他充滿了尊敬,更是時刻牢記他的遺訓,追隨他的腳步,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一生。
李國秦的祖父李翰章是李鴻章的哥哥,不僅是江浙等地的巡撫,而且還是兩廣總督,可謂是一生仕途順利。
而李國秦的父親李經灃則是李翰章的第七子,曾是陜西長安、長武、富平、岐山等地的縣官,后來轉型成為了揚州揚子鹽棧的棧長,可謂是生活的美滿。
不僅如此,李國秦的母親更是一位大家閨秀,曾是杭州首富吳家的千金,就這樣父母兩人完美的結合,先后生下了她和妹妹李國邠。
在這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里,她們兩人不僅衣食無憂,而且還繼承了母親的姿色,可謂是羨煞旁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她們兩人慢慢長大,父母更是對她們寄予厚望,一心想把她們培養(yǎng)成大家閨秀,為此,送她們去上學,開始接觸教育。
后來,父母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開始為她們張羅婚事,希望她們能夠早日成家,過著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
可是,她的父親對她們的另一半有著自己的標準,那就是對方要有文采,還要“八字”相和,于是他們千挑萬選,選中了馬兆昌,認為他不僅文采出眾,而且門當戶對。
就這樣,李國秦開始和馬兆昌交往,兩人一見如故,在內心都認可了彼此,更是向往著以后的生活。
可是,最后父親李經灃找人算他們的“八字”,才發(fā)現(xiàn)不和,倒是和妹妹李國邠很般配,于是父親便把妹妹嫁給了馬兆昌。
此時的李國秦內心自是傷心,由于她自小接觸西方思想,對這種傳統(tǒng)思想很是排斥,可是在那種環(huán)境下,無論她怎么反抗,最終的結果也無法改變。
讓她的內心產生了失落,她想要掙脫這種束縛,想著要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隨后她開始一心讀書,最后在父親的安排下,在1922年認識了張福運,此時的李國秦只有20歲,而張福運已經33歲了。
雖然張福運比她大13歲,可是張福運曾在哈佛大學畢業(yè)(1911年去學習、1917年獲得學位),后來回國后再任教于北京大學,可謂是集才華于一身。
兩人跨越年齡的界限,通過交流,產生了心靈的共鳴,并認定彼此是對方的另一半。
就這樣,一切水到渠成,兩人在次年順利結合,結合后,兩人相敬如賓,不僅在生活上相互理解和包容,而且在事業(yè)上更是相互扶持。
李國秦不僅一心照顧他和雙親,而且還常常學習琴、棋、書、畫,儼然成為一位才女,兩人一個是滿腹經綸,一個是知書達理,在各種場合,雙雙出入,成為了一段佳話,被人們稱為天造地設的一對。
而兩人的美滿生活也是過得十分愜意,可是,老話常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他們結合后,始終未能留下子嗣。
對于李國秦來說,內心還是十分愧疚的,最后,他們決定認一個女兒,來彌補這種缺憾,而葉家的女兒葉奕華則成為了他們心中最佳的女兒,沒成想這個決定,才是李國秦不幸的開始。
于是他們對她疼愛有加,可謂是視如己出,但是隨著時間的消磨,張福運對葉奕華的愛,由當初的親情轉化成了愛情。
以至于后來葉奕華為他生下一個女兒,但是張福運怕李國秦不接受,便安排葉奕華回到老家去,想等著孩子生下后再給她說。
可是,紙包不住火,這件事沒過多久,就被李國秦得知,她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張福運會這樣對她。
對于她而言,這是對她身體和精神的摧殘,經過再三考慮,她決定,成全他們,同時也放過自己,可見當時的李國秦所做的決定不僅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智慧。
可是,張福運不愿放手,苦苦哀求,可是此時的李國秦已經死心,畢竟張福運沒有任何的悔改之心,讓她內心更是絕望。
張福運知道結果無法挽回,便說:“你離開我,看你咋活”,而她則是淡淡地說道,我會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面對愛人的背叛、女兒的不忠,李國秦雖然萬念俱灰,可是她是一位才女,當想明白后,在1943年,來到了南京,開始皈依佛門,得法號意空。
正如佛家所說:“百態(tài)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紅塵方為上岸”,她想要余生活出自我,便選擇了出家修行,追求一種更高的人生生活。
到了1950年,李國秦拜屈映光上師為師,開始親近善知識,一心持戒修行,由于她勇猛精進,在12年后,得到了師傅的衣缽法脈。
隨后,她開始講經說法,走向了弘法利生之路,可謂是度己、度人,其弟子更是達到了3000多人,雖然她已經119歲了,可是她依然在傳法。
縱觀李國秦的一生,說她不幸吧,前半生受到父母傳統(tǒng)思想的羈絆,讓自己的內心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只是一味地活在別人的眼里。
同時,她也是幸運的,雖然丈夫背叛了她,可是她也真正地擁有了愛情,而且出生在富貴之家,讓她從小不會為了生活而發(fā)愁。
到了后半生,更是選擇了跟隨自己的內心,走向了自我,可謂是活出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對于119歲的她來說,這豈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