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內容已經很無語了,無法評價,就直接上吧。
1 烏克蘭奇襲俄羅斯
俄烏沖突,拖拖拉拉三年多了,雖然吃瓜群眾都因為回合制游戲太無趣,逐漸開始懈怠不怎么關心了,但時不時地總是給大家來個大驚喜:比如庫爾斯克奇襲,比如司機白宮大戰萬斯和川普,比如這次的蛛網行動。
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司機確實有兩把刷子,進入今年以來,澤連斯基表現極佳:
1. 和特朗普大吵一架,結果經濟本就低迷的歐盟拖著的援助,忙不迭地給了;
2. 教皇葬禮見川普一次,結果川普反口了,仿佛突然想起來,烏克蘭和美國才是同一邊,開始指責俄羅斯和普京;
3. 繼庫爾斯克之后,又給了全世界一個大驚喜。烏克蘭奇襲俄羅斯五州,被稱為現代俄烏木馬計。雖然數量后來從40+變成了13,但就性價比來說,確實算得上一場大勝。
下圖是俄羅斯承認的損失,還是和烏克蘭的數量有小小的差距。
這件事,不管從什么角度來看,都覺得很離譜,雖然歐洲各國媒體一直在給自己臉上貼金,但澤連斯基表示,本次奇襲是烏克蘭獨立策劃,獨立完成,我們很強。
重要的是,之前被川普斥責為沒有牌的司機,終于證明了,我雖然翻不了天,但偶爾帥一把還是可以的。
拋開這次奇襲對未來戰爭的影響——從此以后各國的戰略轟炸機都有理由不再透明。
司機算是在庫爾斯克之后,又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這活司機確實干得漂亮,但也顯得俄羅斯真的很毛躁:看地圖就會發現有多離譜:烏克蘭奇襲俄羅斯五州的行動中,最遠的點距離烏克蘭邊境約6800公里。??
更離譜的是,烏克蘭就是租用了俄羅斯的司機進行運輸,甚至用的是俄羅斯的網絡進行無人機的驅動。一年半的的準備,俄羅斯居然沒有發現。
2烏克蘭的奇葩和談要求
烏克蘭得意洋洋的后果也是嚴重的,司機的奇葩也顯露無疑,不對稱作戰之所以為眾人津津樂道,是因為己方(或支持方)處于劣勢,并且這種作戰方式是常態的,可持續性的。
但烏克蘭的奇襲呢?你可以每天來一次嗎?在烏克蘭戰斗到最后一人之前,還可以來幾次呢?俄羅斯還會給你一年多去謀劃什么嗎?但司機可不管這些,他是真飄了,烏克蘭提出的最新和談條件是這樣的:
1、作為和平談判的必要背景與先決條件,雙方應當在空中、陸地和海上進行全面且無條件停火。
2、解決人道主義問題的信任建立措施:無條件遣返所有被驅逐出境和非法流離失所的烏克蘭兒童。交換所有戰俘,俄羅斯釋放所有“平民人質”。
3、不再發生侵略:談判的目的是恢復持久和平與安全的永久基礎,并確保不再發生侵略。
4、安全保障與國際社會參與:烏克蘭必須獲得強有力的安全保障。各方將邀請國際社會參與談判,并提供保障,確保協議的執行。
5. 主權:烏克蘭不必被迫保持中立,應當通過歐洲——大西洋合作委員會逐步加入歐盟。烏克蘭加入北約取決于北約內部的共識。不得對烏克蘭武裝部隊的規模、部署或其他參數施加任何限制,也不得對“友好國家”在烏克蘭領土上部署軍隊施加任何限制。
6、領土問題:俄羅斯自2014年2月以來建立的邊界尚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當前俄烏兩軍的接觸線是談判的起點。只有在全面無條件停火后才能討論領土問題。
7、制裁:對俄羅斯的部分制裁可能會被解除,但將分階段逐步解除,并設立必要時恢復制裁的機制(快速恢復制裁)。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將用于重建,或保持凍結狀態直至俄羅斯的戰爭賠款到位。(這一條直接指揮所有美西方國家)
8、實施:就協議的實施和執行達成清晰、平衡和可行的路線圖。
簡單來說就是:土地是不給的(包括克里米亞和四州),賠款是要俄羅斯付的,制裁俄羅斯是不能輕易取消的、加入歐盟和北約是自主的、軍隊是不設限的(包括盟友軍隊)。
按照司機這個條件,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是烏克蘭占領了俄羅斯四州,而不是相反。
關鍵是,如果是這個結果,俄羅斯為什么要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為了讓北約的軍隊直接進駐烏克蘭威脅自己家的安全嗎?
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提出了自己的和平備忘錄:
俄羅斯提出了自己的和平備忘錄,12項條件很明確。
其實和以前大差不差,烏東四州,烏克蘭軍隊限制,烏克蘭永久中立,不能加入北約。
至于烏克蘭一直要求的30天停火,俄羅斯也提出了兩種方案。
第一種,烏軍撤出烏克蘭還占領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地區的俄羅斯領土。
第二種為一攬子方案:
包括禁止烏克蘭重新部署部隊、停止動員和停止向基輔提供外國軍事援助、烏軍開始復員并禁止第三國軍事存在;
烏克蘭必須解除戒嚴令,在解除戒嚴令100天內,舉行選舉;
保證放棄針對俄羅斯及其公民的破壞和顛覆活動。
不得不說,雙方都一點沒有想停戰的意思,難怪特朗普到現在都不吱聲。
更離譜的地方在于,俄羅斯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戰爭賠款,司機居然還敢提出這樣的要求。
并且澤連斯基仿佛忘記了,雖然你可以撐著沒有再次大潰敗,偶爾奇襲成功,但你真的相信你可以戰勝俄羅斯嗎?
又或者,司機只是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只要歐洲還沒放棄,烏克蘭政府就還能撐著不死,司機就還是戰時總統。至于老百姓死不死,和他一個猶太人也沒什么關系。
另一方面,在烏克蘭大勝的這幾天,有一個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烏克蘭已沒有自己的種子庫,只能向跨國公司求助。
種子庫的消亡直接導致烏克蘭農業命脈被外資掌控。烏克蘭小麥、玉米等主糧種子完全依賴拜耳等跨國公司,種子定價權、供應周期均受制于人。這種依附關系已超出經濟范疇,演變為政治控制工具,美國通過ADM、邦吉、嘉吉三大糧商實際掌控烏克蘭70%糧食產能,形成“種什么、種多少由外資決定”的畸形格局。
戰爭打到現在,丟了四個州,礦產沒了一半,人口沒了一半,作為傳統的農業輸出國,連種子庫都沒有了,也許,烏克蘭人是時候想想了,未來烏克蘭除了榮耀還剩下什么?
又或者,像烏克蘭的國歌一樣,只要《烏克蘭仍在人間》就可以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