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 “創新、創意及創業” 挑戰賽云南財經職業學院校級賽中,云南財職院團隊 “‘像’往的生活 ——本地生活數字內容引領者” 項目引發關注。這支由00 后主導的青年團隊,成立昆明吉吉波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以 “數字技術 + 青年共創” 為雙引擎,深耕云南本土生活場景,探索出一條 “文化傳承、經濟賦能、青年成長” 三位一體的創新路徑,為云南文旅數字化轉型注入青春動能。
青年視角解碼云南:讓文化 “可感知、可參與”
“我們想做的,是讓世界看到云南原汁原味的生活,感受‘土里土氣’的真實生命力。” 項目負責人楊友亮介紹,團隊聚焦 Z 世代對 “在地化深度體驗 + 社交貨幣創造” 的需求,通過短視頻、直播、VR沉浸式體驗等數字形式,將云南的非遺技藝、市井煙火、自然秘境轉化為 “可分享的生活方式”。
截至目前,團隊已完成 37 個商業短視頻項目、10 場直播運營,單項目代運營最高月度GMV 達24萬元,曝光量超百萬次。更值得關注的4個公益項目:拍攝花卉Vlog系列視頻,累計播放量50萬+,互動量4000+,用數字助農, 讓流量興農;《小摩托游滇記》用騎行視角串聯滇西風光,《關于新華獼猴桃的秘密!》助力漾濞農貨出山,這些作品不僅收獲流量,更實實在在帶動了地方經濟。
青年成長與社會價值:讓 “詩和遠方” 照進現實
項目的另一重價值在于“育人”。團隊吸收 11 名青年就業,平均年齡 23 歲,其中7名大學生通過本項目實現提前就業。“在這里,我們不是流水線的‘工具人’,而是能真正決定內容方向的‘創作者’。”00 后剪輯師馮文杰說。
此外,團隊發起的 “云青創客培育計劃” ,已為 100 余名青年和商家提供 AI 工具、短視頻創作培訓,孵化出 20 余名 “彩云數字創客”。“我們想證明,留在云南也能做很酷的事 —— 用鏡頭記錄家鄉,用創意改變生活。” 項目負責人楊友亮介紹說。
從街角到山間,從數字工具到青年社群,“‘像’往的生活” 項目正在重塑#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青年敘事。正如指導老師林輝貴所言:“用戶更青睞‘有溫度、有故事’的內容。當Z世代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角,云南的‘詩和遠方’便有了更鮮活的打開方式。” 這支青年團隊用數字技術解鎖本土密碼,讓世界看到:云南的魅力,不止于風花雪月,更在于生生不息的生活熱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