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不自證,是一種清醒。
很認同這樣一段話:“不被他人定義綁架,專注內(nèi)心節(jié)奏。不困于解釋旋渦,行動勝過雄辯。清醒守住邊界,活得真實自在,這才是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力?!?/p>
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嗎,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清醒認識,那就是:做自己,不自證。
在生活中,有時會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陷入到自證的漩渦之中,就好像在日常的工作生活里,面對他人的質(zhì)疑、外界的評判,我們總是會想進行辯解,想要說明并不是這樣的。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說的那些話,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反而變成了狡辯。仔細一想,有的時候我們急切向他人自證,何嘗不是對自己的否定。實際上就在默認他人的標準。
就比如在生活中,有人質(zhì)疑你的生活方式,你便滔滔不絕的說這樣做的好處,有人否定你的方案,就覺得陷入到自我懷疑中,開始不斷地證明自己方案的可信性。這其實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面對什么樣的情況我們都要自證的話。我們就很容易陷入到無休止境的自證中,不僅僅會消耗自己的時間,也會打亂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
正如《墨子》里有寫:“慧者心辨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楊天下?!狈g過來就是聰明人心如明鏡卻不過多言語,能干實事卻不邀功爭賞,這就是他們能名揚天下的原因。
深以為然!
對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要明白,最不需要的是向他人證明什么。正如莊子所言“子非魚,安知魚之樂?!?/p>
即使是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因為我們彼此的認知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夠按照別人的標準來證明什么。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條標準。正是這樣我們才不可能說服別人,因為兩個人的認知是有隔閡的。
認知隔閡也是永遠存在的,而很多事情也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就比如同樣一部電影有的人覺得好,有的人覺得不好,我們沒有必要向是證明它就是好或者不好。
如果我們一定要證明,執(zhí)著于自證,這樣的情況就好像是建立在流沙上的高樓,越用力,陷的越深。
正如電影《黑天鵝》里的妮娜,她的一生可以說就是一直在自證,從來都沒有做自己。她一直活在別人的標準之中。
就好像她有機會演《天鵝湖》里的主角時,導演對她說:“你是完美的白天鵝,但你缺少釋放。你需要更大膽,更放開自己?!?/p>
于是她就開始努力,想要變成導演說的那樣,她開始去幻想自己是那個角色??稍绞沁@樣,她越難以掌握,自己也越是焦慮。雖然她最后成功的出演了,卻也毀了自己。
相反畫家梵高生前飽受誤解,他的作品甚至被人嘲諷為“瘋子的囈語”??伤]有向別人說些什么,而是堅持自己作畫的風格。
這些其實不都是在告訴我們,人生不是一場需要向別人證明什么的表演,更不需要別人的打分,只需要做好自己。
要知道,他人的標準是不適合自己的,也是沒有辦法定義自己價值的。所以,我們都需要明白,做自己,不自證。
正如有人說得好:“沒必要讓所有都知道真實的你,也沒必要不停的告訴別人,你是什么樣的人,懂你的人自然會懂,信你的人自然會信,如果每個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樣子?!?/p>
記住,不要被他人的目光束縛,不要被外界的標準裹挾,更不要執(zhí)著向別人證明什么,你就是你。無需他人認證,自己就是光芒。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