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南太平洋季風北上,帶來豐沛的水汽,讓一切變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在大洋彼岸的日本大阪市人工島夢洲,主題為“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的2025年大阪世博會會場,世界各地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其中,外觀如綿延書簡的中國館無愧“頂流”稱號,每4名世博會參觀者中就有1人選擇將中國館作為必看目的地,一睹五千年文脈與現代科技的融合之美。
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吸引眾多觀眾“打卡”(圖/龐博)
今天,一股從中國西部吹來的多彩貴州風閃耀中國館,為這部“中華書簡”增添山地之綠、非遺之光、人文之美。6月5日至7日,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開啟“貴州時間”,貴州以政府組團形式首次亮相境外綜合類世界博覽會。以“多彩貴州 綠色未來”為主題,在為期3天的會期中,舉辦包括開幕式和貴州經貿文旅推介會在內的12場“多彩貴州”系列活動,全方位展示多彩貴州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新風采。
云霧繚繞的梵凈山宛如仙境(圖/吳大平)
跨越山海:經貿合作續寫千年對話
貴州省銅仁市,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腳下,生態茶園舒展綠意。2024年,這里的抹茶銷量突破1200噸,產值突破3億元。
抹茶,又稱為“末茶”,起源自中國魏晉時期,在宋代發展至鼎盛。一海之隔的日本,結合唐宋時期的茶藝,經過多年工藝改良,將抹茶產品發展至今。貴州,作為中國抹茶的主產區之一,產量占中國的四分之一。2025年初,銅仁抹茶首次大規模出口日本,貴茶集團與日本泉盛集團等國內外新茶飲頭部企業達成合作,這股風靡全球的“綠色風暴”跨越山海,續寫千年抹茶文化的跨國對話。
銅仁市江口縣生態茶園滿山碧綠(圖/李鶴)
日本是貴州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之一。近年來,雙方在貿易、投資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2024年,貴州與日本貨物進出口貿易同比增長19.02%,展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
2024年12月,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PIX Moving) 日本機器人工廠在神奈川茅崎市正式開業投產,與傳統汽車工廠制造不同,得益于自主研發的AI算法和生產制造工具鏈,用時不到半年,日本工廠就順利實現投產。茅崎工廠采用大量的AI算法設計和制造工藝,建立了金屬3D打印/復合材料3D打印工作站、RTM實時成形工作站,充滿“未來感”的工廠吸引了市場的大量矚目。
“中國先進的AI技術與自動駕駛科技與日本的汽車制造經驗融合,這樣的強強聯手,無疑將為PIX Moving注入強勁的競爭力,加速無人駕駛領域的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環保的出行服務。”翰凱斯茅崎工廠齋藤洋明接受天眼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翰凱斯日本工廠(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供圖)
目前,PIX Moving的Robo-Bus等自動駕駛產品已交付到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未來,更多貴州造“無人駕駛小巴”將從日本駛向全球,不斷延伸無人駕駛領域發展的邊界。
文化為媒:民心交往日漸升溫
今年2月,新春剛過,一股文化交流的風便從貴州吹至日本東京。“在希望的田野上——貴州水城畫展”在位于日本東京的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開幕。來自貴州省六盤水市20多位畫家的38幅精品力作,通過“風情”“風物”“風景”“風味”四個篇章,展現脫貧攻堅與民族藝術融合的作品廣受好評。
“日常的田園風景被升華為藝術,觸動人心,這次畫展為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色彩。”正如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中國·蒙古第一課地區協調官吉田智久美的感觸,以文化、教育、藝術等人文交流為紐帶橋梁,對于增進相互理解至關重要。
“在希望的田野上——貴州水城畫展”亮相日本
自1998年貴州與日本佐賀縣建立友好關系以來,兩地青少年互訪頻繁。2024年,56名佐賀縣學生訪黔,以山河為課堂,體驗侗族大歌、水族水書,并與貴州學生共同制作中國結、漆扇。參訪“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考察貴州大數據產業,親身感受中國發展的強勁動力,展現科技合作與人才交流的聯動效應。
“上次到訪我結識了許多中國朋友,學習了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還自學了中文。這些經歷為我找到工作提供了幫助,這是我未曾預料的。”七年前,日本佐賀縣學生秋山遙,曾作為佐賀縣青少年代表團成員在貴陽體驗寄宿家庭生活。如今,即將畢業的她計劃進入青島的一家半導體公司工作,并考慮定居中國,做一名中日友好的“民間使者”。
俯瞰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圖/朱進)
旅游互通:心學故里“寶藏”新生
2024年10月,東京中國文化中心組織近20名日本旅行商、書法家和攝影師走進多彩貴州,體驗貴州山水之美和人文之美。在對貴州文旅資源考察期間,書法家們揮毫潑墨,為貴州美景寫下俳句“青峰銜云處,心燈照稻浪”。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共同的文化基因為兩地鋪就了民心相通的底色。
1902年,日本著名的人類學家鳥居龍藏來到貴州,開展實地調查后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影像資料,涉及了貴州的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民俗學和地理學等方面的內容,全面地反映了貴州民族文化在百年前的歷史面貌。并認定包括中國南方民族在內的印度支那民族是日本民族的主要來源之一。
位于貴州貴陽的中國陽明文化園(圖/張加林)
從貴州生發、走上歷史舞臺的陽明“心學”在大洋彼岸擁有眾多“鐵粉”。1988年,在貴州龍場,王陽明悟道的“陽明小洞天”留下了國際著名陽明學大家岡田武彥和他所帶領的中日聯合考察團的足跡。“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對王陽明深表敬仰,他將“良知”理念融入經營哲學中,王陽明五百年前的哲思,至今仍在日本商界與學界回蕩。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文化共情破題,以產業協作落筆,黔日合作的“知行合一”之路,正通向更明亮的未來。
貴陽至大阪的直航航線開通以來,為兩地人員往來架起“空中橋梁”,持續激活兩地發展動能。貴州以“山地公園省”定位吸引日本游客,西江苗寨、黃果樹瀑布、FAST天眼等景點成為熱門推薦。2025年,日本旅行社將貴州列為“未被發現的寶藏”,推出科技與自然融合的特色線路。
燈火璀璨的西江千戶苗寨(圖/黃懿歆)
“今年10月到貴州參訪考察,在黃果樹瀑布、西江千戶苗寨、梵凈山看到了多彩的貴州。”日中協會理事長、日本駐重慶前總領事瀨野清水表示曾多次到貴州,考察貴州綠色生態、大數據、科技以及民族文化等融合發展,在貴州親身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真正體驗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發展。
眼下,同樣作為備受世界旅行者喜愛的目的地,兩地即將迎來旅游旺季。貴州的苗嶺梯田與日本的富士山麓,在雨霧中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兩地跨越山海的情誼。當侗族大歌如銀鈴般的天籟響起,當貴州“村T”的苗族銀飾閃耀舞臺,獨特的民族文化、科技創新和生態魅力將作為嶄新的“中國符號”將貴州之美告訴世界。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