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狹窄(AS)合并轉甲狀腺素蛋白心臟淀粉樣變性(ATTR-CA)在老年人群中漸趨常見,約10%接受主動脈瓣置換術(AVR)的患者存在該共病(AS-CA)。這類患者面臨瓣膜梗阻與心肌淀粉樣沉積的雙重挑戰,預后差于單純 AS 患者。盡管AVR可改善生存,但ATTR-CA進展可能削弱療效。近年ATTR特異性藥物(如 tafamidis)在單純ATTR-CA中顯效,但其在AS-CA中的價值未明。維也納醫科大學團隊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表的跨國研究,首次評估AVR聯合ATTR藥物治療AS-CA的效果,為臨床提供新證據。
研究方法:跨國多中心隊列設計與雙重干預評估
本研究為跨國多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10國16中心226例AS-CA患者(85±6歲,80.4%為男性,86.7%為嚴重AS),其中71.7%接受經導管AVR(TAVR)、3.5%接受外科AVR(SAVR),32.3%接受ATTR特異性藥物治療(99%為tafamidis)。通過逆概率治療加權(IPTW)和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ATTR藥物(暴露變量)與AVR(時間依賴性變量)對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心力衰竭住院的影響,并與305例單純AS患者匹配對照,中位隨訪3.6年,評估雙重治療的生存可比性。
研究結果:聯合治療如何逆轉結局?
1.雙重治療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接受ATTR藥物治療的患者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加權 HR=0.40,95%CI 0.24-0.68),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53%(加權 HR=0.47,95% CI 0.27-0.83)。AVR 單獨治療使全因死亡風險降低40%(HR=0.60,95%CI 0.39-0.93),嚴重AS亞組中風險降低58%(HR=0.42,95%CI 0.26-0.70)。
2.聯合治療效果疊加
同時接受ATTR藥物與AVR的患者預后最佳,全因死亡風險較未治療組降低85%(HR=0.15,95%CI 0.07-0.34),且與單純AS手術患者生存無顯著差異(調整HR=1.11,95%CI 0.81-1.51)。
3.亞組特征與安全性
接受ATTR藥物的患者更年輕(81 vs. 86歲)、EuroSCORE II更低,但基線室間隔厚度更厚(17 vs. 16 mm)、左室縱向應變更差(-10% vs. -12%),提示治療獲益獨立于基線病情嚴重程度。圍術期并發癥(如卒中、起搏器植入)在治療組與未治療組間無差異。
研究結論:雙重干預顯著改善生存,接近單純AS患者水平
AS與ATTR-CA共病患者中,AVR聯合ATTR特異性藥物治療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且聯合治療效果優于單一干預。這一發現強調了在AS患者中篩查ATTR-CA的重要性,建議對疑似患者進行骨顯像和輕鏈檢測,以實現“瓣膜病變+淀粉樣沉積”的雙重干預。未來需進一步驗證早期聯合治療的長期獲益,但本研究已為臨床決策提供關鍵支持——對于AS-CA患者,及時啟動AVR并聯合 ATTR 靶向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后,使其生存接近單純AS患者水平。
參考文獻:
Christian Nitsche et al, Cardiac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treatment improves outcomes af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for severe stenosi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5). DOI: 10.1093/eurheartj/ehaf362
心關注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