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強者恒強固然好,但階段性的成王敗寇才是常態。
諸如滬電股份和勝宏科技的你追我趕,恒瑞醫藥和百濟神州的互不相讓,以及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爭奪“白酒老三”等等,每年都會上演。
隨著AI的興起,中際旭創和新易盛之間也展開了激烈追逐戰。
本來它們倆之間差距過大,沒什么好比的。2023年,中際旭創在光模塊廠商中排名全球第一,營收和凈利潤規模都是新易盛的3倍還多。
但轉折,發生在2024年,AI數據中心建設顯著增加對光模塊的需求,新易盛出貨量大增,業績飆升,與中際旭創的差距逐漸縮小。
尤其是到2025年一季度,新易盛營收同比增長264.13%到40.52億元,只比中際旭創低40%;凈利潤同比大增384.54%到15.73億元,已經與中際旭創的15.83億元相差無幾。
這意味著新易盛的盈利能力要強于中際旭創。
的確如此。2025年一季度,新易盛的毛利率高達48.66%,遠超中際旭創的毛利率36.7%,甚至新易盛的凈利率(38.81%)都比中際旭創的毛利率還高。
誰能想到,早在2020-2023年,新易盛盈利能力還處于波浪式下滑的趨勢當中,并且在2023年毛利率低于中際旭創。
那么,新易盛的毛利率為何這么高?
我們知道,提高毛利率的方法無非就兩種,一種是抬高售價,一種是控制成本。新易盛雙管齊下。
- 高速光模塊占比上升。
新易盛的光模塊產品分為點對點光模塊和PON光模塊,前者是公司收入的核心來源,常年營收占比超過95%,主要用于數據中心內部設備的互連。
后者則多用于電信網絡連接,營收占比不足公司總營收的5%。
根據年報數據,2023年新易盛點對點光模塊銷量為603萬只,對應營收為30.31億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只光模塊價格大約503元。
而2024年,公司點對點光模塊銷量為873萬只,相應營收為85.92億元,平均單價在984元左右。
2023-2024年,公司平均售價幾乎提升一倍,主要得益于AI算力對400G、800G高速光模塊需求增加,使得公司單價更高的高速光模塊銷量占比提升。
- 產業鏈垂直整合。
有人可能會問,中際旭創的高速光模塊出貨量也在增加,為什么毛利率卻不及新易盛?
答案出在成本上。
2024年,中際旭創光模塊銷量1459萬只,銷售額228.9億元,平均一個光模塊高達1569元,比新易盛高出60%,但毛利率反而低12%。
因為新易盛更注重對光模塊業務進行垂直整合,像收購的硅谷硅光芯片公司alpine。至今。公司已經實現光器件芯片制造、光器件芯片封裝、光器件封裝和光模塊制造環節全面覆蓋。
這允許公司可以自己生產加工部分成本占比較高的原材料而非外部采購,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例如,新易盛的部分ROSA(光接收組件)、TOSA(光發射組件)等光器件就是自己加工的。
而光器件是光模塊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尤其是ROSA和TOSA這兩個核心組件,成本占比可以接近60%。新易盛能自主加工光器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當然更重要的是,新易盛能維持住高盈利能力嗎?
只能說,喜憂參半。
“喜”在于AI延續了對高速光模塊的需求,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新技術;“憂”的則是光模塊行業競爭加劇。
首先,行業延續高需求。
據2025年1月的預測,未來四年內即將啟用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平均容量將幾乎是目前正在運營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2倍。
同時,現有數據中心也將進行一定的改造以提高容量,預計到2030年,所有運營中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總容量將增長近3倍。
而海內外各大云服務廠商的資本開支計劃支持了這個預測。例如,微軟計劃在2025財年支出約800億美元用于開發數據中心;亞馬遜也計劃將資本支出提升至1000億美元,比2024年多近200億美元。
在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中,光模塊的成本占比不多,一般為5%,海外數據中心光模塊成本占比可能高于5%。
但架不住建設一座數據中心的總成本高,從各大云服務廠商的資本開支中可見一斑,因而光模塊的市場規模也不小。
2023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約109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增長近30%,到2029 年有望達到225億美元。
新易盛接受機構調研也表示,從客戶處獲得的未來一年的指引來看,2025年的需求比較確定,目前國內和海外均在持續擴產。
其次,公司積極布局新技術。
當光模塊傳輸速率達到1.6T之后,很難再繼續提升。這時LPO、CPO等新的技術路線被提上日程,新易盛為了不被落下,也在積極布局。
并且,與傳統光模塊技術相比,LPO(線性驅動可插拔光模塊)去除了傳統的DSP/CDR芯片,有助于進一步降低成本。
不過,值得思考的是,光模塊行業內的競爭正在日益激烈。
而競爭一旦增大,很容易出現產能過剩和內卷現象,都不利于公司穩定售價。
目前,新易盛、華工科技、光迅科技、源杰科技等都在擴充產能,或許短期內下游需求量大,能消化產能,但長期存在不確定性。
最后,總結一下。
時勢造英雄。新易盛正是其中典范。
在AI和成本管控的助力下,新易盛業績和盈利能力都突飛猛進,尤其是公司的盈利能力,讓中際旭創望塵莫及。
不過接下來,公司想守住擂臺,甚至再上一個臺階,不會很輕松。
以上僅作為上市公司分析使用,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