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至初夏,草長鶯飛,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迎來了野生蘑菇生長旺盛的季節,野生蘑菇以其鮮美的味蕾沖擊吸引著不少居民前去采摘,但嘗鮮也是嘗險,野生蘑菇中毒甚至致死事件屢見不鮮,為此,湘潭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種類多、難辨別
預防意識需加強
我市常見的毒蘑菇種類包括灰花紋鵝膏(劇毒)、裂皮鵝膏(劇毒)、亞稀褶紅菇(劇毒)、大青褶傘和日本紅菇等。這些毒蘑菇分布廣泛,生長季節各異,且形態各異,難以辨識。部分市民往往對自己的“蘑菇鑒別能力”過于自信,但事實上,許多可食蘑菇與毒蘑菇在形態上極為相似,難以用肉眼準確區分。
湘潭市常見毒蘑菇類型
1
灰花紋鵝膏和裂皮鵝膏
鵝膏類蘑菇經常生長在每年的5-9月份,為劇毒蘑菇。其形態特點為:頭上帶帽(菌蓋),腰間系裙(菌環),腳上穿靴(菌托)。 如果誤食的話,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癥狀。食用后,前期無明顯癥狀,1-2天后毒素會攻擊人體肝臟,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灰花紋鵝膏和裂皮鵝膏對人的致死劑量是0.1mg/kg,相當于中等大小的蘑菇。
劇毒鵝膏常與草樅青鵝膏非常相似,很容易誤采導致中毒。
2
亞稀褶紅菇
亞稀褶紅菇通常生長在每年的6-9月份,為劇毒蘑菇,民間稱為“火炭菌”,因為菇類受傷或者風干之后,會變得像火炭一樣黑,正常情況下,亞稀褶紅菇為灰色至灰黑色。如果誤食亞稀褶紅菇的話,人體會在10分鐘-2小時內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以及肌肉疼痛(橫紋肌溶解)、乏力、胸悶、心悸和呼吸急促等癥狀,有些病人會出現醬油色尿(肌紅蛋白尿)、少尿、無尿等癥狀,重癥會出現急性腎衰竭,嚴重者最后會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
大青褶傘
大青褶傘一年四季均有分布,常生長于公園或小區草坪上,菜地里,路邊草地、荒地,鋸末堆及垃圾堆旁,是離人群最近的毒蘑菇,也是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見的蘑菇之一。其形態特點為個頭較大,帽子(菌蓋)是白色的,帽子中間凸起且呈暗褐色,然后逐漸分裂變成鱗片。誤食會引起嚴重的胃腸道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嚴重中毒可以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4
日本紅菇
日本紅菇通常生長在每年的6-9月份,也是常見的毒蘑菇種類之一。其形態特點為子實體中等至大型,中央下凹,臍狀,白色至污白色,表面常具淺褐色鱗狀物,可導致嚴重的胃腸道反應。
誤食蘑菇中毒后怎么辦
目前對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如果不慎食入,應盡早通過催吐、洗胃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注意保留好毒蘑菇樣品并盡快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歡迎轉發點贊
來源 |湘潭市疾控中心
預約電話:58214922 危重癥轉診電話:58214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