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 福布斯官網
2016年,全球銷量第一的啤酒公司——華潤啤酒(英文簡寫“CR Beer”)站在了十字路口。
中國啤酒市場容量已見頂,消費者偏好急劇轉向高端化、個性化體驗。
過去依賴規模、價格戰和收購的策略不再奏效。
對華潤啤酒新任CEO侯孝海而言,挑戰不僅是賣出更多啤酒,更是重塑企業的靈魂。
在愈發看重敏捷與真實性的商業環境中,華潤啤酒轉型的故事是一個強有力的案例研究,它展示了如何以勇氣、清晰戰略和文化凝聚力為引領的變革。
其經驗遠超啤酒行業,從波士頓的董事會到圣保羅的創業圈,皆可共鳴。
01
挑戰“三座大山”的勇氣
侯孝海接手的是一臺“笨重的機器”:98家低效的工廠、臃腫的團隊,以及高端市場的弱勢地位。
多數CEO會選擇小修小補,但侯孝海選擇直面他口中的“三座大山”。
華潤啤酒將工廠削減三分之一,員工規模減半,同時為保留核心人才將他們的薪資提高47%。
這并非紙上談兵,而是貫穿痛苦、目標與人本導向的領導力實現。
這一過程需要長期的忍耐力、自制力和情商。
對習慣季度業績壓力的美國高管而言,侯孝海的多年轉型之路提醒我們:長期戰略變革需要犧牲,而非口號。
02
文化勝過戰略
轉型不僅是行動,更是員工在過程中的感受。
華潤啤酒發起中國企業管理史上最大規模的文化轉型之一,讓3.6萬名員工共同參與塑造新文化基因——“每一個人都不簡單,每一瓶酒才放光彩”。
這絕非表面功夫。
華潤啤酒將文化植入管理體系、績效考核和領導力發展中。
那結果如何呢?員工從抵觸轉向踐行。
正如微軟、喜力等全球企業領導人所領悟的:文化是現代企業真正的運作機制。
是讓轉型扎根的關鍵。
03
全球合作,本土執行
當許多中國企業追逐海外市場時,侯孝海提出了逆向思維:先讓世界頂尖品牌走進中國。
2018年,華潤啤酒與喜力達成里程碑合作,獲得喜力授予在中國(包括內地、香港和澳門)獨家使用Heineken?品牌,加速高端化戰略。
對喜力而言,此舉使其在中國(現為全球第二大市場)重燃增長。
對華潤啤酒而言,合作帶來了全球品牌背書,并贏得年輕都市消費者的即時信任。
這是全球化的正確打開方式——不靠盲目擴張,而是協作共贏。
這對進軍亞洲的美國企業亦是啟示:本土規模與全球品牌資產的結合,遠勝單打獨斗。
04
不創新不止于產品:
流程、人才與平臺并重
華潤啤酒的變革不止于架構調整。
公司實現了從供應鏈到銷售渠道的全面數字化。
作為Z世代的旗艦品牌“SuperX”的推出不僅是新品上市,更是與消費者共創、數據驅動、以生活方式為中心的品牌重塑。
華潤啤酒還重構了市場策略,效仿快消品最佳實踐,以“大客戶平臺”取代傳統經銷商,通過大數據精準定位高端渠道,賦能小經銷商技術與培訓,并將激勵與戰略目標對齊。
此處的領導力不僅關乎宏大愿景,更在于將戰略與執行貫穿企業每個層級——從生產線到音樂節現場。
05
超越核心業務的顛覆
面對不斷變化的酒類市場,華潤啤酒做了一件很少有“巨頭”敢做的事:進軍白酒市場。
質疑聲四起,但侯孝海的長遠視角終占上風。
華潤啤酒耐心布局白酒業務——收購區域品牌股權、整合分銷網絡、投資高端化。
這一案例堪稱“鄰近創新”的教科書,正如亞馬遜從圖書轉向云計算,或百威英博整合全球精釀品牌。
對全球CEO而言,啟示明確:未來不僅能在核心業務中深挖發現,還能在能力與信念的邊緣處發現。
06
結語
華潤啤酒的歷程不僅是中國企業的成功故事,更是21世紀高管應對動蕩的商業世界的領導力指南。
它告訴我們:
卓越領導者要先對齊再加速——在追逐增長前,先修復架構與文化。
顛覆需要同理心與紀律——尤其在傳統厚重的行業。
全球合作不是控制,而是共創——喜力在中國的復興即是明證。
數字化轉型始于人才,而非平臺。
面向未來的領導者超越效率——他們塑造身份認同。
當華潤啤酒步入九年轉型的收官階段,它有力印證了規模無法替代靈魂,而在顛覆時代,領導力才是真正的差異化競爭力。
對紐約、內羅畢、深圳或圣保羅的CEO而言,問題不在于是否改變,而在于是否以勇氣引領變革——讓改變有意義,且可持續。
杰克?韋爾奇說:“你可以拒絕學習,但你的競爭對手不會!”
歡迎點擊鏈接,了解2025年我們將走進哪些知名企業參訪交流學習。
企業參觀考察游學預約咨詢電話:18511456825(同微信)馬博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