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加強古脊椎動物化石司法保護,不斷提升跨區域司法保護效能,6月5日世界環境日,陜甘寧蒙晉五省區毗鄰中級人民法院古脊椎動物化石司法保護工作座談會在榆林召開,交流古脊椎動物化石司法保護經驗做法,共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和古實物化石遺跡司法保護工作。榆林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雄斌,最高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三級高級法官吳凱敏出席會議并分別致辭,陜西高院副院長鞏富文致辭并作總結講話。毗鄰6地市中院代表簽署了《陜甘寧蒙晉五省區毗鄰中級人民法院古脊椎動物化石司法保護協作協議》。
會議指出,陜甘寧蒙晉五省區法院共建司法保護協作機制,加強古脊椎動物司法保護,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保護重要論述和歷次來陜考察關于生態保護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是落實關于“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的有力舉措,是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重要一環。
會議強調,古脊椎動物化石,作為地球歷史的獨特見證者,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自然資源,是承載著億萬年地球演化的無字檔案,蘊含著獨特學術價值和歷史意義,在陜甘寧蒙晉五省區生物遺跡保存保護中具有鮮明地域特征,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要以此次會議的召開為新的起點,持續加強黃河“幾字彎”流域生態環境司法協作,聚焦古脊椎動物化石司法保護,不斷厚植區位優勢、機制優勢、聯動優勢,進一步打通各兄弟市跨區域司法協作“最后一公里”,繼續發揚傳統、放寬視野、放大格局,認真落實《協作協議》,建立健全常態化的聯席會議、資源共享、溝通聯絡、信息互通、案件協查機制,同擔保護之責、共聚司法之力,推動協作形式不斷豐富、協作領域持續細分、協作關系更加緊密,努力推出更多高質量聯動協作實踐成果,奏響黃河流域古脊椎動物化石司法保護“大合唱”。
會上,陜西榆林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常寶堂,延安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劉群,內蒙古鄂爾多斯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宋建波,甘肅慶陽、寧夏吳忠、山西忻州中院分管領導分別作了主題發言。榆林市檢察院、公安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文物保護研究所相關負責同志分別作了交流發言。西北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張云翔作了專題講座。
下一步,陜甘寧蒙晉五省區法院將不斷加強與流域內各兄弟法院的協作配合,進一步深化認識、凝聚共識、細化舉措、抓好落實,為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筑牢法治保障,以司法之力為陜甘寧蒙晉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服務和保障,讓法治成為守護億萬年生命印記的基石。
毗鄰地市法院環資審判相關負責同志,榆林中院轄區相關基層法院院長、環資審判相關負責人以及省市新聞媒體記者應邀參加會議。
供稿丨宣教處
編輯丨李華菊 視頻丨班雄虎 圖片丨高雅蓉
審核丨 張建磊
榆 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宣教處制作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