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朽木不可雕也,那么“石”呢?木為溫潤,布為柔軟,相比之下,石材堅硬又“古板”。手握一塊頑石,要如何雕刻、打磨,才能激發(fā)出它的靈動感?如果你追求于完美,那反倒跑了偏。布有缺口,又或者不夠婉轉,這些不完美卻坦蕩的亮點,恰恰呼應了石的純粹與可愛。
將“石”之哲學應用至空間,會有怎樣的奇效?一起和我來看看這座家居展館吧!石之哲學從實體“窺探本質”,從肌理出發(fā),設計的另一種層面被盡可能地激發(fā)出來,抽象且形象,生動又虛無。室內(nèi)是一場石質的狂歡,如何打通石材的“筋骨”,令它們從被禁錮的形態(tài)中解脫出來,這是設計手法的本質。
室內(nèi)的主要布局都圍繞著石的本質而展開,設計師對石材抽絲剝繭,在可以感知觸碰的堅韌與強硬的基礎上,尊重原始的紋理,進而為其賦予柔和且有力量的生命靈魂。會客廳以圓為合,理石的色塊拼接、紋理呼應,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
屏風是內(nèi)與外的過渡區(qū)域,棱形元素豐盈且不空洞。光映入石之間,糅合出輕盈虛浮的光影。要窺探,更要優(yōu)雅的窺探,“萬花筒”一般的視角在明暗之間創(chuàng)造出別樣的觀景層次。當空間被細膩的幾何形“剖解”,無論是拼接,還是從極其微小的片面望去,人們都能在原始的留白中探索出獨一無二的空間視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