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時期,如果沒有美國援助,那么中國將會如何?談及這一問題之前,先得大致了解一下日本南下戰略企圖表露和珍珠港事變之前的英美對華政策。
其一,1941年前,美國前國務卿曾一針見血的指出沒有美國支持、日本侵華戰爭堅持不下去,因為日本侵華的54.4%物資源自美國,所以有日本每殺百萬中國人、其中54.4%是美國人所殺的說法。因此,別管嘴上說的怎么漂亮,事實是美國大力支持日本侵華。
其二,英國承認日本侵華“成果”,背后原因在于犧牲中國利益來滿足日本,最終促使日本攻打蘇聯,比如1939年承認日本有必要采取特別措施“整頓中國秩序”。美國除了賺錢之外,也是希望日本“吃飽”之后攻打蘇聯。總之,當時英美法支持日本侵華,而不是支持中國。
可見,網上有人問的“沒有美國援助,中國會不會亡國”,是一個典型的偽命題。因為,從1931年開始抗戰,1937年全面抗戰,雖然中國損失極大,但直到1941年時中國并沒有滅亡,反而讓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因此,正常的問題應當是“沒有美援,中國能不能成功抗日”?
首先,美援到底有多少?
所謂“美援”,其實是美國的租借法案,本質上是需要償還的,或者給予其他政治利益作為交換,而不是免費。問題是,美援對中國抗戰的作用,到底是不是如同西方媒體所說的“決定性作用”呢?
因為日本擁有強大的海軍,中國沒有港口溝通英美,早期只能通過緬甸仰光走滇緬公路轉運。這條公路的確運輸了不少物資,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一方面英國作妖,一方面這條路的承載能力有限,所運輸的物資對中國抗戰來說屬于九牛一毛。
日本南下之后,中國獲得美援的通道就是“駝峰航線”。但指點蔣介石退守臺灣的學者、竺可楨的學生——浙江大學地理學教授張其昀的《抗日戰史》中,清晰的記載了:僅駝峰航線最繁忙的1944年,中國獲得的物資比例最低為5%、最高34%,整體也就略高于10%。
也就是說,依靠空運的駝峰航線,本身運載能力就有限,而運到中國的物資中,只有10%分配給了中國,90%卻被分配給了駐華美軍。
更糟糕的是,通過緬甸轉運時,英國就曾將大量使用屬于中國的物資,通過印度轉運時更加過分,對此美國并無意見,因為反正最終是中國買單。筆者實在不太明白,如今竟然還有中國人崇拜丘吉爾,對二戰中的英國高度贊揚。
因此,1941年之后的所謂高價美援物資,不談美國內部上下其手的話,真正算下來,能有5%到達中國手上就不錯了。
其次,吃垮中國的美軍
上文談到駐華美軍,有人會說90%物資分配給美軍,而美軍在華抗日,最終物資還是消耗在了中國。其實,駐華美軍除了空軍之外,其他的主要在滇緬一帶配合中國士兵作戰,沒有什么突出的戰斗與戰果,與中國內地戰場的慘烈程度不能比。
更重要的是,當時駐華10萬美軍,可謂是“吃”垮了中國。美國人楊格1927年受聘來華,長期擔任國民政府的財政顧問,就曾一針見血的指出:當時1名駐華美軍的開支費用,相當于500名中國士兵的費用,“美國給中國帶來的軍事利益——特別是B—29行動,它在戰爭期間只發動了20次空襲——與給中國虛弱的財政造成的損失相比,遠遠得不償失。”需要注意的是,這還不包括中國承擔的駐華美軍各種基建費用。
以1945年為例,該年中國政府用于美軍的開支,占了當年貨幣發行量的53%以上,其對中國本就不堪重負的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上圖寫道“均員人日需2500元”!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10萬駐華美軍的存在,不僅沒有提升中國的戰斗力,反而削弱了中國的抗戰能力,最典型的是加劇了貨幣貶值,導致中國金融系統進一步崩壞。換言之,沒有駐華美軍的存在,中國整體抗戰能力會更強一些。
第三,日本戰爭的能力
通過上述美援情況可見,在1941年之后,中國是在近乎孤立無援的狀態下抗戰,至于物資與駐華美軍的美援作用,恰如楊格所說“與給中國虛弱的財政造成的損失相比,遠遠得不償失”,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堅持了下來。問題是,堅持下來的中國,有沒有勝利的希望呢?毋庸置疑的有!
談及二戰日本,以前有一個數據說的比較多,就是說日本GDP越打越高,1944年時已經達到1785億美元,1937年時才66.6億美元,但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日本負債問題。1944年下半年,日本戰時經濟已經崩潰,物資短缺、工廠停工、軍隊和民眾生活極度困難。但由于缺乏相關數據,因此接下來不談這一點,而談一談日本征兵標準。
七七事變前后,日本征兵標準很高,人均身高1.65米、體重65公斤、初中以上文化、能看懂作戰地圖,更重要的是訓練極其充分、槍法很準,這時是真正的精銳。
但1941年時,日軍征兵標準下滑到身高1.49米、體重50公斤,訓練自然談不上充分,而是邊打邊練,還經常拿中國人“練膽”,這時兵源已經不足。1943年后,日本征兵標準進一步降低,甚至還大規模征召“朝鮮兵”。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日本人口較少,當時只有7000多萬,想要維持國內工業化(這是日本能夠持續侵華的前提),就必然降低征兵標準;一方面是中國抗戰殲滅了大量日本精銳(調到東南亞的甲級師團,基本上大部分是補充的新兵),以及日本后來擴大戰爭。
因此,即便沒有美援,只要中國不投降,堅持打下去,日本也堅持不了多久,最起碼人力堅持不下去。
第四,中國在抗戰中成長
討論中國能不能成功抗日時,往往“中國成長”這一點被忽視,但實際上中國在抗戰中也會成長,抗戰能力也在增強。其他暫且不提,就說兩件事:
其一,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還不是打敗了裝備大量美式武器的國軍?更重要的是,勝的干凈利落,在短短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就贏得了三大戰役。
其二,抗美援朝的勝利,中國與美國的武器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但最終卻打的美軍狼狽不堪。除了美軍,還有其他15個域外國家的精銳部隊。
人還是那些人,武器也沒有什么改變,為何新中國能打贏三大戰役和抗美援朝?這就是成長!
因此,即便沒有美援,抗戰再拖幾年,隨著中國逐漸成長,中國也能取得抗戰勝利。
通過以上四點可見,沒有美國、沒有美援,中國也能取得抗日勝利,所謂“沒有美援,中國就會亡國”、“沒有美國,中國抗戰就不可能勝利”等的言論,可謂非蠢即壞。
當然,因為當時中國缺乏海軍力量,即便在陸地上擊敗日本,短時間內想要讓日本真正投降,這一點的確難以做到。但人總會成長、國家也是,如今中國海軍不就是成長的回答嗎?也就是說,時間拖長一點的話,中國完全可以徹底擊敗日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