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動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團委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以“醫療服務提質增效”為核心,聯合各志愿服務隊及醫務社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公益醫療活動,持續改善患者看病就醫體驗,拓展醫療服務的深度與廣度,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及滿意度,彰顯醫院的人文關懷與社會擔當。
志愿服務在醫院,提質增效我先行
2025年上半年濟醫附院累計接收院內外志愿者1123人次,志愿服務時長7675.35小時,目前,濟醫附院擁有27支志愿服務隊,在院內院外開展了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其中2024年成立了“醫路暖心”黨團員志愿服務隊,實行“黨建+團建+志愿服務”新模式,2025年,為深入貫徹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關注醫學人文關懷,當好住院患者門診檢查“引路人”,切實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在醫院個別病區試點開展“醫家人愛同行”病房陪檢志愿服務。通過志愿者的暖心陪伴,患者就醫的“最后一公里”變得溫暖而順暢,而這份愛與責任也在醫患之間架起了信任的橋梁。在三月學雷鋒志愿服務月,開展了“醫剪暖人心”病房義剪活動,在義剪過程中,志愿者們耐心傾聽患者的理發需求,細心雕琢每一縷發絲,同時嚴格遵守一人一消毒的操作規范,保證患者對義剪服務滿意的同時避免交叉感染。此次“醫剪暖人心”活動,不僅是醫院人文關懷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志愿服務熱情
為了激發志愿者服務熱情,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務激勵機制。
舉辦2024年度醫院志愿服務表彰大會,對在志愿服務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志愿者和團隊進行表彰,并分享了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寶貴經驗;組織開展濟醫附院第一屆志愿服務IP形象設計大賽,進一步推動志愿服務工作的品牌化發展,提升志愿服務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同時讓廣大團員青年深刻領會醫院文化內涵,增強對醫院使命和價值觀的認同感,更為志愿服務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醫務社工+醫療團隊”多專業、跨專業合作,讓醫療救治更有溫度
醫務社工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踐行“群眾路線”,推進醫學人文關懷,開展個案工作、病房小組活動、參與臨床科室查房,協助醫護團隊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緩解患者家屬心理焦慮和就醫困難,滿足患者多元化需求,提升醫療服務效果及患者就醫感受。
勇擔醫者仁心之責,聚力慈善救助之路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濟醫附院作為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始終將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視為己任,不僅憑借精湛醫術筑牢健康防線,更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深厚的人文關懷,積極投身慈善救助事業,成為弱勢群體生命中的“暖陽”。醫院以無畏的擔當精神和高尚的使命感,將慈善醫療救助工作提升至全新高度,為無數在病痛中掙扎的家庭點亮希望之燈,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與敬重。
目前,醫院正在運行12個慈善醫療救助項目,涵蓋了從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兒救治到先天性結構畸形、功能性出生缺陷、肢殘兒童矯治、兒童精準康復等多個領域,每一個項目都承載著醫院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十幾年的堅持與努力,已累計救助患兒7400余名,救助總金額7000余萬元。
為提升醫療救助工作效能,醫院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創新“一站式”辦理流程,以“團委”為工作站點,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全院28個臨床科室,實現了院前、院中、院后醫療救助的一體化、統一化管理和優質化服務,讓救助流程更加便捷高效,真正做到了為患者排憂解難。
展望未來,濟醫附院團委將繼續秉承“提質增效”的理念,深化志愿服務、醫務社工和慈善救助內涵,努力構建更加完善、高效、可持續的醫療公益綜合服務體系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