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科班出身,卻有著比肩專家的農業知識;他沒有高學歷,卻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就是大孝堡鎮東盤糧村的“土專家”,一位用科技為蔬菜大棚“撐腰”的人——霍孝。
時間回到2009年,霍孝擔任力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以來,就像個敏銳的“偵察兵”,一眼就看到了設施農業的潛力,他開始琢磨著建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第二年,村集體投了600多萬,建起了6600平方米的現代化智能連棟溫室育苗中心,霍孝親自帶隊到處找專業技術人員來育苗,他就像個“大管家”,從育苗的溫度、濕度,到種苗的培育周期,事無巨細。
力農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霍孝:
每年通過試驗示范對比,育苗廠每年育到500萬株苗子,不僅供合作社3000畝蔬菜大棚的用苗,還為孝義周邊的種植戶提供優質的種苗服務。
期間,霍孝還琢磨出了“八統一、一分散”的管理模式,他手把手教種植戶怎么按照標準種植,從施肥、澆水到病蟲害防治,每個環節都不放過,這樣一年能產近2萬噸蔬菜,產值5000多萬。霍孝深知,好菜還得賣個好價錢,他帶著合作社投資690萬,在蔬菜種植基地附近建起了田頭蔬菜批發市場。
力農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霍孝:
田頭市場具備蔬菜分選、加工、包裝、配貨和檢測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功能。我親自跑廣州,和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西紅柿每斤比當地市場多賣到3-5毛錢,這樣每畝蔬菜種植能多收入5000元。
霍孝特別愛鉆研,這些年,他帶著合作社搞了不少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塑料大棚、新型PO棚膜、大棚智能管家系統、“五合一”新型保溫棉被等等。2024年,他引進了山東壽光的第六代智能溫室大棚技術,改造后的大棚高6米,寬17米,長度170多米,實用面積4.5畝,相當于7個標準籃球場大小。
力農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霍孝:
大棚里面配備了自動打藥機、自動放風機、自動水肥一體機、自動電瓶運菜車,通過手機智能化遠程操控,在家里也能把棉被放下來,通過智能設備,省工省力,提高了產量。
多年的辛苦付出,讓霍孝收獲了種菜能手、農業產業化先進工作者、產業興旺領軍人才、農村科普帶頭人等榮譽,但他從不驕傲,依然保持著一顆謙遜的心,繼續為蔬菜大棚的升級改造工作努力著。
力農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霍孝:
我們將著力打造合作社3000畝設施蔬菜基地,帶動周邊種植戶,壯大合作社經濟,推動設施蔬菜基地高效發展,也將繼續用科技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王娟娟 李 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