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5日,楊瀚森完成第三支球隊的試訓,距離他開啟這波馬不停蹄的11天高強度試訓,已經過半,前兩站是開拓者和爵士,第三站還沒官宣,不過老鷹之前也有試訓意向,整個流程像極了流水線上的拼圖選秀,節奏快得驚人,這對一個剛踏進NBA門檻的中國大個子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畢竟現在的NBA,選秀市場早就不是“人傻錢多的年代,球隊們看重的不是噱頭,是貨真價實的即戰力和潛力
問題來了,楊瀚森憑啥能入選美媒雅虎體育評點的“7大選秀潛力股,甚至被點名“有望成為姚明之后最優秀的中國大個子,這不是普通的稿件吹捧,而是把他和申京、哈滕這樣球風獨特的歐洲內線放一起對比,這點多少讓人有點小激動,畢竟這倆哥們在NBA都靠著“腦子+腳步+手感殺出血路,楊瀚森的標簽也很明確——2米16的傳統大個,籃下腳步扎實,手感細膩,偶有靈光一現的傳球,進攻端確實有兩把刷子,這套模板在NBA不是沒有先例,關鍵看能不能復制出申京的球商,或者哈滕的空間適應力
不過冷靜下來琢磨,楊瀚森的防守短板其實挺扎眼,雅虎體育的原話也沒藏著掖著,說他“籃板、卡位都還行,內線護框也有身板,但腳步慢、空間防守吃虧,在CBA這種問題就挺明顯,到了NBA節奏更快、對抗更猛,換防和協防的要求直接拉滿,想靠身高和站位吃飯,難度不小,和姚明當年初到NBA面對納什、帕克那幫快腳后衛的挑戰如出一轍
但說到底,楊瀚森的進攻天賦確實值錢,2米16、傳統低位、扎實腳步、還能處理球,這在現在聯盟里已經是稀缺品種,不少球迷老說“NBA都玩空間型五號位了,傳統中鋒沒法混,但別忘了,聯盟里像約基奇、恩比德、申京這種“能傳、能策應、能低位單打的大個子,照樣有一席之地,區別只是你得有絕活,楊瀚森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進攻的高光和防守的短板,哪個更能決定他在NBA到底能走多遠
其實這種矛盾也不是楊瀚森一個人的專利,前幾年王哲林、胡金秋、甚至周琦都遇到類似問題,CBA里可以靠身高和技術碾壓,但到了NBA,防守腳步慢、橫移吃虧、換防跟不上就會被無限針對,楊瀚森的球風雖然“傳統,但在傳球和低位決策上確實有點“歐洲味,這也是美媒看好的原因之一,不過光有“味兒還不夠,真到了實戰,考驗的還是球商和執行力
這一波試訓本身其實也挺考驗球員心理素質的,11天連軸轉,每到一隊都得重新展示自己,壓力山大,既要在有限時間里秀出技術特點,還要讓教練組看到你的學習能力和團隊兼容度,這種密集試訓對球員的身體和心理都是雙重考驗,楊瀚森能不能頂住,能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不同球隊的戰術體系,這其實比單純的身體天賦更重要
再說回外部環境,NBA的選秀邏輯這幾年越來越趨于理性,選“潛力股不是瞎蒙,而是看球員能不能在體系里成長,能不能補球隊的短板,楊瀚森現在能被美媒點名,說明他在進攻端的稀缺性確實被看見了,但同時,所有球隊都清楚他的防守問題,能不能在夏季聯賽甚至常規賽里解決這個短板,決定他在NBA能不能站住腳
有意思的是,楊瀚森的出現,也讓中國籃球再次回到NBA選秀的聚光燈下,姚明之后,中國內線在NBA的存在感一度斷檔,如今終于有人能被美媒正面認可,這本身就不容易,但球迷們也別高興太早,選秀只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能不能像申京那樣用球商和腳步打出一片天,還是像前輩們一樣被防守短板卡死,這才是決定他未來路子寬窄的關鍵
楊瀚森現在的處境就是“進攻天賦被看見,但防守短板也被看穿,能不能在高強度、快節奏的NBA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還是得看后續的適應和成長,選秀夜只是起點,接下來的夏季聯賽、訓練營,才是真的大考,球迷們可以期待,但更要冷靜,畢竟NBA從不缺天賦,缺的是能把天賦兌現成勝場的狠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