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汝的WNBA之路,再一次走到了“換隊這一步,這事兒放在今天的輿論場上,說輕松也輕松,說窩火也真窩火,2米的中國女籃核心,能在國際賽場上砍下17+11的全能數據,結果在西雅圖風暴隊卻成了“冷板凳常客,最近更是直接遞交了交易申請,這背后的味道,怎么想都帶點無奈和不服氣
大家都知道,李月汝在國內女籃是妥妥的主心骨,巴黎奧運會場均17.7分、11籃板,這是什么水平,基本就是亞洲頂級內線的代表,換成土耳其聯賽,也能用高命中率和籃板搶斷刷屏,按道理說,WNBA也該是她大展拳腳的舞臺,但現實就是這么魔幻,風暴隊給她的上場時間越來越少——本賽季打到現在,場均9分鐘,2.9分、1.6籃板,這比起她過往的數據,落差相當刺眼
問題來了,李月汝真就打不到WNBA的節奏嗎,還是說風暴隊壓根沒把她當回事,細看數據,李月汝不是沒有高光時刻,季前賽首秀就15+10,直接拿到正式合同,常規賽初期也有過5分2籃板2助攻的表現,甚至對達拉斯飛翼隊那場,3投2中6分1板,效率說是“擺爛肯定不合適,但偏偏她的上場時間卻越來越被壓縮,反觀隊友,有人7投1中還能打12分鐘,甚至有5投0中卻能混到26分鐘,這對比下來,李月汝的郁悶,不用多說都懂
說到底,這背后其實是風暴隊戰術體系的問題,李月汝本身的殺傷力和終結能力在WNBA里不算差,尤其是內線對抗和中投,完全有一席之地,可惜風暴隊很少圍繞她設計進攻,球權有限,出手機會也少,時間一短,節奏全亂,得分自然起不來,防守端本來可以靠身高臂長卡位護框,但風暴隊內線人才扎堆,從明星球員馬格貝戈爾到剛選中的法國新秀馬隆加,個個都要出場表現,李月汝不管進攻還是防守,空間全被擠壓
其實這種局面在WNBA并不少見,國際球員尤其是亞洲球員,想在美國聯賽站穩,沒點天賦和運氣真不行,教練組為求“贏球即正義,用誰能立竿見影就用誰,李月汝雖然高效,但在教練核心計劃之外,想打出存在感難度很大,這也是為什么她多次被交易,芝加哥天空、洛杉磯火花、又到西雅圖風暴,兜兜轉轉,還是沒能等來一個真正信任她、以她為核心的球隊
你說巧不巧,風暴隊今年還一門心思培養新人,榜眼簽直接押在法國中鋒身上,這種情況下,李月汝的處境就變得超級尷尬,想靠出色表現拼機會,結果被邊緣化,打得再好也沒用,運氣不好直接被“冷處理,這事兒擱誰身上都得琢磨下一步走向,說到底,就是沒被重用,效率再高也白搭
有球迷可能要問,李月汝的技術到底能不能適應WNBA,是不是還不夠強,其實看她在中國女籃和土耳其聯賽的表現,基本面沒問題,進攻穩定,籃板兇狠,防守端護框也靠譜,唯一的短板是適應美式快節奏和復雜戰術還需要時間,但這事兒也得有上場機會才能成長,風暴隊這種不給機會的“擺設式培養,明顯就是慢性消耗,哪怕是狀元來了也架不住這么雪藏
從球迷角度說,李月汝的選擇沒問題,既然留隊沒戲,主動申請交易反而是為自己爭口氣,畢竟職業生涯只有幾年,不能光陪跑,至于中國籃協這邊,其實也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了,既然希望李月汝有更多上場時間,那就得積極跟WNBA各隊溝通,直接把她的優點擺到臺面上推銷,別光等機會,得主動創造機會,畢竟國際賽場上,李月汝的能力是被驗證過的,不能被“系統性冷落給埋沒
當然,現實是殘酷的,WNBA競爭激烈,每個教練都想贏球,誰能即插即用誰就能多上場,李月汝要想在美國真正站穩腳跟,除了自身實力,還得有適合她的球隊和體系,這種“天時地利人和并不常有,但只要李月汝還愿意拼,球迷就有理由相信她能等來下一個機會,至少,主動出擊總比坐以待斃強
李月汝這次申請交易,是不甘心被邊緣化的主動出擊,也是職業球員該有的底氣,她的數據和表現配得上更好的舞臺,教練組的選擇也許有他們的理由,但對一個高效的內線來說,機會和信任才是最稀缺的資源,下一步去哪兒沒人知道,但她的堅韌和實力,絕不該只留在替補席的冷板凳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