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體壇圈有個消息挺炸的,北京市體育局掛出的先農壇體校招聘名單上,王皓的名字赫然在列,說實話,剛看到那一刻,不少懂球的朋友應該都跟我一樣,心里頭咯噔一下——這不是男乒主教練王皓嗎,真就“主教練考編現場,網友沒少對噴,不過仔細一看,這事還挺有意思,扎扎實實反映了國乒這些年的人事邏輯,也順便把王楚欽拉下了水,二位現在算是同事了,怎么說呢,這波操作不服不行
先捋一下背景,王皓是誰不用多說,三屆奧運亞軍、世界冠軍一大把,被調侃“千年老二也好,被叫“無冕之王也行,反正他在中國乒乓球的歷史上就是繞不開的那個名字,退役后沒閑著,先是回八一隊當主教練,后來進國家隊,成了樊振東的主管教練,2022年又順理成章升了中國男乒主帥,當教練的戰績也很硬,多哈世乒賽、釜山世乒賽、巴黎奧運會,冠軍拿到手軟,尤其今年多哈一戰,直接把王楚欽推上了隊內頭號主力,那場面,球迷們還記憶猶新吧
問題來了,這樣一位功勛教頭,為啥還要考編,背后其實是體制的事兒,八一隊解散后,王皓編制沒了,說白了就是“身份有點尷尬,說是主教練,實際在體制里卻沒歸屬,這在體育圈不是個例,尤其是軍體系統調整之后,很多教練、運動員都面臨類似問題,這時候北京隊伸出橄欖枝,先農壇體校直接開崗,條件基本就是“王皓定制,網友早就猜到了,真要比硬指標,估計也沒誰能跟他掰手腕,這次算是明牌操作,不帶藏著掖著
說真的,這種人事安排,有人會覺得是“走流程“擺爛,但就國乒的實際情況看,也不見得就是壞事,畢竟國家隊教練、尤其是這樣級別的,穩定是頭等大事,誰都不希望主教練天天為身份發愁,影響訓練和帶隊,況且,王皓這些年帶出來的成績擺在那兒,不給個編制,球迷也說不過去,反倒是這次高調“考編,讓外界看到國乒體系的靈活和務實,某種程度上,也算回應了之前關于“體制僵化的質疑
順帶一提,王楚欽去年也剛剛考進先農壇體校,崗位是運動員崗,這下好了,師徒二人直接成了同事,一個主教練、一個頭號主力,同在一個單位,抬頭不見低頭見,場面多少有點意思,回想當年王皓帶樊振東,如今又帶王楚欽,國乒的“傳幫帶傳統一直沒斷過,這種體制內的“綁定,其實也是中國乒乓球能持續強大的秘訣之一,不是說國外沒有好苗子,但像咱們這樣主教練和核心運動員捆綁到一個體制里,從訓練到管理全鏈路打通,別人還真復制不來
當然,也有網友調侃,這算不算“蘿卜坑,崗位量身定制,其他人哪有機會,其實話說回來,這種頂級教練的崗位,本來就不是誰都能上的,哪怕真放開來招,最后考上的估計也還是王皓,倒不如明著來,反而省了不少扯皮和爭議,體壇圈子就這么大,大家都懂規則,比起假裝公平透明,倒不如實話實說,關鍵是別耽誤隊伍的事兒
再看輿論,網上對這事兒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體制感太重,覺得不夠市場化,不過說實話,國乒這么多年就是靠體制打天下,人才儲備、教練培養、青訓體系,全靠這套穩住的,要真按職業聯賽那一套來,估計早被日韓、歐洲搶走優勢了,所以體制內的崗位分配,有時候還真是國乒的護城河,當然,也不是說啥都一成不變,像王皓這樣在國家隊、地方隊、學校多重身份切換,實際上就是一種“體制創新,也給后來人留了個樣本
你要說巧不巧,正好趕上多哈世乒賽后,王皓和王楚欽師徒齊齊收獲,前者拿到編制,后者拿到冠軍,國乒又一次把“冠軍+體制雙保險打得明明白白,這種操作,放在世界體壇也算一絕,既有成績又有保障,外界只能羨慕
總的來看,這波王皓進編,既是個人的歸屬大事,也是國乒體系自我調節的經典一幕,爭議歸爭議,現實歸現實,大家嘴上都在說公平、市場,但真到了國家隊、奧運會這種層面,還是得靠體制托底,王皓和王楚欽成為同事,不光是新聞爆點,也是中國乒乓球能常勝不衰的縮影,這就是國乒的底氣,別的隊伍學不來,也不用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