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最近在世界女排聯賽的表現,確實讓不少球迷眼前一亮,說實話,本以為換血期的中國隊會多點波動,沒想到首場面對比利時就直接3:0橫掃過去,過程比比分還干脆,最讓人意外的不是老將的穩,而是16歲的二傳張籽萱,這姑娘年紀輕輕,直接被主教練趙勇推上主力,結果全場表現太扎實,連場上的大姐們都被帶動起來,網友甚至直接把她和魏秋月、馮坤這兩位名宿合體來形容,場面一度有點“夢回黃金一代的味道。
說實話,16歲在世界大賽打主力,這在中國女排歷史上都不多見,想當年,馮坤、魏秋月剛出道的時候也沒這么早“上位,她們靠的是慢慢熬,靠幾次替補的機會才開始被大家記住,結果張籽萱這波,直接一步到位,首秀就是主心骨,多少有點逆天改命的意思,很多人都在問,這孩子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讓主教練這么放心地把全隊節奏交給她。
比賽其實很能說明問題,張籽萱的傳球節奏不是那種“模板型的安全球,反而很敢出手,調動快攻、分配球權,全場看下來,中國女排幾大攻手幾乎都吃到了張籽萱的“福利,進攻點多點開花,這種多點開火力是中國女排最需要的東西,畢竟過去幾年,陣地進攻常常單點突破,容易被對手研究死,這場面對比利時,張籽萱不僅自己穩,帶著大家一起上強度,攻守轉換節奏快,打得對手有點懵,場面上少見的流暢。
當然,網友也不是光會吹,大家都懂球,誰都知道16歲再天賦異稟,畢竟還沒怎么被各種國際大賽“毒打過,抗壓能力、臨場調整、和攻手的默契,這些都得慢慢磨,很多人說她像魏秋月+馮坤合體,說實話,風格上確實有點意思,既有魏秋月那種調度的細膩,也有馮坤敢傳敢打的勁頭,但到底能不能撐得住更強對手的沖擊,現在還得留點耐心,別光靠一場比賽下定論。
主教練趙勇這回用人確實夠大膽,之前很多人還在猜誰能接班主力二傳,沒想到直接讓00后(而且還是08后)挑了大梁,也算是擺脫了傳統“論資排輩的套路,這種操作在中國女排歷史上不算多見,側面也說明現在的隊伍更加看重狀態和潛力,不再死守經驗牌,這對年輕球員和整個隊伍都是好事,能逼出更多新鮮血液,隊內競爭也更良性。
場上細節其實也挺多,張籽萱的最大優點就是不怯場,不管對面怎么沖擊,手腳一點不亂,傳球的選擇都很果斷,偶爾還能來幾個小花活,快攻、背飛都敢用,這樣的打法讓對手很難防死她,反觀比利時那邊,幾次想針對她的防線打亂節奏,結果反而被中國女排的整體防守和反擊搞得措手不及,全隊氣氛也被她盤活了,場上幾個攻手輪流開火,誰都能頂上,這才是中國女排最想要的狀態。
不過,問題也擺在面前,張籽萱打了一場好球沒錯,但能不能持續輸出、能不能在更多關鍵場次頂住壓力,這才是后續最大看點,畢竟世界女排聯賽只是開始,后面還有更強的對手等著,年輕球員的波動很正常,最怕的就是一場打好就被捧上天,萬一后面狀態起伏,外界又開始各種“對噴,這對小將的心態是個考驗。
外部環境其實對這屆中國女排也很關鍵,過去幾年,隊伍經歷了換帥、陣容重組,外界對女排的期待既高又復雜,有人盼著重回巔峰,也有人說現在女排沒以前那么穩定,這種輿論氛圍對年輕球員既是動力也是壓力,張籽萱的出現,無疑給隊伍注入了新活力,但未來怎么成長,還得靠自己繼續穩扎穩打,別被一時的贊譽沖昏頭腦,也別因為失誤就一蹶不振。
其實回頭看,中國女排一直是在新老更替中成長的,從郎平時代到黃金一代,再到現在的青春風暴,每一次涌現新人,都會帶來爭議和期待,張籽萱這次橫空出世,既是機會也是挑戰,中國球迷當然希望她能復制馮坤、魏秋月的輝煌,但現實是職業體育沒有那么多奇跡,能不能成為“合體,關鍵還得看她能不能扛住那些真正的硬仗,靠一場比賽封神還早,接下來每一場才是真正的大考。
所以,看到張籽萱帶動中國女排多點開花,球迷當然興奮,但也別忘了,成長是漫長的,16歲成為主力的確罕見,但能不能一直主力、能走多遠,誰都說不準,主教練敢用新人值得點贊,球迷的期待也能理解,但最重要的還是給小將一點時間,看她怎么一步步兌現天賦,畢竟中國女排從不缺天才,缺的是把天賦變成底氣和勝利的路徑,這才是真正懂球人關注的重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