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炸響!長安汽車一夜之間,躍升為一級央企,終于跟一汽、東風平級。瘋傳半年之久的長安和東風合并大戲,在萬眾矚目中戛然而止。
這場關乎中國汽車產業命運的“頂層設計”大戲,真是跌宕起伏。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汽車“國家隊”的暗戰,遠比想象中更加激烈和兇險。
1. 長安晉升一級央企
外界期待了近半年之久的長安東風合并重組大戲,終于有了新的演繹和進展。
只是這次的進展,大大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實在令人意想不到。
6月5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其間接控股股東兵器裝備集團,接到國資委通知,經國務院批準,對兵器裝備集團實施分立。
其軍工業務將被并入兵器工業集團,汽車業務將分立為一家獨立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
本次分立后,長安汽車間接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汽車業務分立的中央企業,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看起來比較復雜,簡而言之就是長安汽車從兵裝集團下屬企業,“原地升級”為與其平級的一級央企,跟一汽、東風也處于同等地位了。
雖然與一汽、東風并稱三大汽車央企,但其實過去長安在行政級別上,要比一汽、東風矮一級。如今長安晉升一級,終于能跟一汽、東風平起平坐了。
2. 暫停與東風的合并
今年年初,長安汽車和東風汽車都發布公告,對外表示其間接控股股東正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這被市場解讀為,長安和東風將合并重組為一家汽車央企,外界充滿了期待。
長安和東風的銷售體量,其實差不多。2024年,長安和東風的銷量,分別為268萬輛和248萬輛。
兩家合并之后,將形成500萬輛+級別巨型國家隊,成為中國第一大、全球第五大車企。
然而,央企重組并非簡單合并那么簡單,涉及非常復雜的整合問題和利益糾纏,勢必伴隨著重重博弈。
如今長安汽車晉升為一級央企的同時,東風汽車也表示接到間接控股股東東風公司通知,東風公司暫不涉及相關資產和業務重組。
上述兩個消息也意味著,長安和東風的“超級汽車集團”合并整合計劃暫告段落,長安以“一級央企”身份獨立發展,東風則維持現有架構。
不過有觀點認為,長安東風的合并重組只是暫停,并非意味著不再繼續推進。
發展了上百年的傳統燃油車,受到了新能車的強烈沖擊。全球汽車行業,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時代巨變的浪潮之中,隨著車市競爭愈發激烈,以及深度洗牌期的到來,諸多依靠合資燃油車的國有車企紛紛面臨巨大經營壓力。
這就為汽車國家隊的整合,創造了時機。
之前就有消息稱,長安和東風的合并,將以新能源銷量作為誰主導重組的必要條件。
長安旗下的新能源業務,主要有啟源、深藍、阿維塔三大品牌。
它們去年累計售出73.5萬輛,同比增長52.8%。今年前5個月35.09萬輛,同比增長46.89%。
東風旗下的新能源業務,主要有東風風神、奕派、納米,以及嵐圖和猛士。
它們去年累計售出86萬輛,同比上漲64.4%。今年前五個月,東風新能源車銷售29.9萬輛,同比增長118.1%。
如果從銷量角度來看,長安和東風的新能源轉型都在加速。
雖然東風和長安合并重組暫停,但汽車產業的兼并重組是大趨勢。
尤其是汽車國家隊的整合,在政府層面早已形成共識,并且有所部署。對此,國資委和發改委也早有發聲。
也許,在長安升格為一級央企之后,這場重組大戲才是真正開始。未來,一汽、上汽、廣汽說不定也會上演類似的重組大戲。
畢竟,中國汽車產業要從“大而不強”,向 “強而高質”躍遷。汽車國家隊們,必然要經歷一番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陣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