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依托覆蓋自治區全部12個盟市的服務網絡,充分發揮“全區一張網、服務一站式”的集成優勢,以“陽光交易、價值發現”為核心功能,全面激發市場活力,深度釋放資產價值,近期在服務企業盤活資產資源、降本節資等方面亮點紛呈。
礦產資源點“石”成“金”
聚焦資源價值提升,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近期成功實施赤峰市國有礦業企業—內蒙古松匯科技公司90%國有股權轉讓項目和翁牛特旗張家溝鉛鋅礦探礦權轉讓兩大交易項目。兩個項目分別經過41輪和26輪市場化競價,最終分別以1.51億元和3025萬元成交,增值率分別達到35%和106%。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項目為赤峰地區引入戰略投資者,有效促進礦產勘查開發技術升級與產業升級,助力其打造“中國有色金屬之鄉”品牌目標。
低效無效資產變廢為寶
華潤電力(錫林郭勒)煤業有限公司近期委托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輸變電工程及其配套設備資產處置和閑置設備處置項目捆綁轉讓項目”,中心依托專業平臺優勢,通過精準策劃與多渠道推廣,成功吸引全國百余家投資人關注,經過21名投資人的1106輪的激烈競價,最終以138.3萬元成交,增值率達144%,充分激活廢舊物資的市場價值。項目操作中,中心針對委托方擬處置的閑置資產種類多、體量大以及部分資產再利用價值高的特性,綜合設計捆綁處置方案,靈活匹配標的數量和價值,有效化解了復雜批量資產處置難題,更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與循環經濟發展的雙重目標,為同類資產處置提供了可復制的成功范例。近期更成功完成了正鑲白旗自然資源局委托的46837m3砂石料轉讓和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錫林浩特熱電公司委托的廢潤滑油轉讓,兩項目分別經過483輪、79輪的激烈競價,增值率高達251%、243%,實現變廢為寶,取得了交易各方都滿意的盤活效果,更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與循環經濟發展的雙重目標。
土地資源盤活成效顯著
在呼倫貝爾地區2025年春季備耕期間,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通過市場化交易機制,僅用時兩個月即成功完成呼倫貝爾農墾集團等單位委托的土地經營權出租項目逾6000宗,盤活土地資源超70萬畝,總成交金額突破5.5億元,實現資產增值近千萬元。其中,哈達圖農牧場某地塊經108輪激烈競價,最終以139.2萬元成交,較起始價增值86.4萬元,增值率達163.64%,在保障農場和農戶穩定收益的同時,顯著提升了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和區域產業競爭力。
國有企業陽光采購節資效果明顯
內蒙古森工集團阿龍山森林工業有限公司委托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陽光采購服務平臺采購某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報告編制服務,中心針對采購方需求和項目特點制定了“一企一策”的采購方案,采取供應商自行踏勘方式,避免集中踏勘出現供應商圍串標風險。在符合采購需求基礎上通過“網上競價(一次報價)”模式,通過比對價格為采購方最大限度節約資金。通過“水平+垂直”的全媒體宣傳,引發供應商高度關注,最終有6家供應商報名參與項目,節資率達52%,在規范、陽光、高效完成采購工作的同時,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有效降低了采購成本,得到委托企業好評。
服務民營企業降本節資取得實效
內蒙古哈倫能源集團是阿拉善盟能源領域的重要民營企業,委托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陽光采購服務平臺開展“熱電廠2025年BC級檢修#1#2爐電袋復合除塵器布袋的更換采購”。該采購項目以406.14萬元成交,較采購預算金額744.36萬元節約資金338.22萬元,節資率達45%。項目實施中,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改變多數標準產品采購使用的“最低價成交”采購模式,綜合能源行業特點和采購方實際情況,堅持差異化策略,選用競爭性談判方式實施采購。通過組織專家嚴格進行初步評審---對候選供應商開展評審---組織采購方與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最終選定了綜合實力最優的供應商,既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又確保了采購貨物的品質,取得了良好采購效果。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作為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分平臺和全區唯一的綜合性產權交易機構,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各監管部門的要求,協同各盟市分中心以專業化服務激活資源資產價值,為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產權市場力量。
來源:“內蒙古產權交易市場”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