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展開的抗戰精神的藝術長卷
--參觀“草原烽火·丹青鑄魂”書畫展有感
一
當展廳的燈光次第亮起
八十載歲月的塵埃在光束中浮沉
歷史的褶皺被徐徐展開
那些熾熱的色彩與線條
仿佛觸摸到了歷史的溫度
似乎聽見了先烈們的心跳
文史館員淬煉的民族氣節
烽火與丹青在此刻永恒定格
二
郭瑞金的狼毫飽蘸歷史的濃墨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破空而出
每一筆頓挫都是戰馬的嘶鳴
每一處留白都是烈士的英魂
宣紙上的漢字站成方陣
守衛著永不褪色的北疆
三
逯志強的筆鋒刺破宣紙
“偉大抗戰精神”六個字如青銅鼎紋
橫豎是長城的脊梁,撇捺是烽火的余燼
墨汁里摻著八十年前的硝煙
在美術館的白墻上
重新點燃信仰的火種
抗戰精神不是塵封的文物
而是寫給未來的宣言書
四
胡德爾的《紅日》正在升起
內蒙古騎兵的馬刀劈開烏云
劈開一條大青山的路
鬃毛與硝煙糾纏成黑色閃電
馬蹄踏碎凍土下的暗雷
那輪紅透天際的朝陽
是戰士胸腔里迸濺的熱血
凝固成永恒的沖鋒姿態
五
八駿從哈斯朝魯的筆觸中蘇醒
鬃毛掀起八十載前的烽火
鐵蹄踏碎歷史的霜雪
每道墨痕都是戰馬的嘶鳴
在宣紙上卷起大青山的風
那些凝固在畫布上的蒙古馬
當丹青褪去戰火的灼痕
但八駿奔騰的血脈仍在奔涌
蒙古馬的魂魄融入山河
草原正生長出新的傳奇
六
郝潤平的筆墨游走于貞卜文字
八十年前的戈矛化作詩行里的平仄
“銘心堅淬盾,寢甲固玉甌”
甲骨文的裂痕里滲出抗日的血痕
今雨樓的月光漫過如意河畔
照見詩人與歷史的深情對談
讓熱血沸騰的家國情懷
在丹青筆墨中代代相傳
七
廉信筆下的“北國風光”
勾勒出長城的輪廓
狂草如呼嘯的北風掠過荒原
留白處皆是未封凍的熱血
毛澤東的詞章在宣紙上縱橫
鋪開中華民族的精神版圖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藝術與歷史在此交融
讓我們銘記 ,讓我們傳承
八
邢大年的畫筆蘸滿敕勒川的芬芳
大青山的浩氣凝成蒼翠峰巒
爛漫山花是烈士血染的勛章
每一抹色彩都在訴說:
烽火淬煉的土地
流淌著永不屈服的信念
英雄的精神在歲月里生生不息
仿佛觸摸到大好河山滾燙的脈搏
九
內蒙古美術館的展廳
是凝固的歷史紀念館
書法的筋骨撐起民族的脊梁
繪畫的色彩點燃信仰的火炬
八十年前的槍聲
化作展廳里此起彼伏的驚嘆
那些馬背上的傳奇、氈房里的守望
都在筆墨間復活
藝術家用生命的溫度
焐熱了即將冷卻的記憶。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經濟30人專家組成員,呼和浩特市政協智庫專家。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大盛魁公司文化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