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西方國家發現,中方并未發布任何“禁令”或“封鎖”,也沒有對外官宣要制裁某國企業。但現實情況卻是西方國家的供應鏈卻接連告急,歐洲的不少汽車生產線縮減甚至是停產,美國的制藥企業發出警報。不少美國媒體甚至發出銳評稱:“美國藥品的命脈,幾乎完全掌握在中國人手中”。這一次美國人終于發現了不對勁,那就是除了稀土,中國手中竟然還有一張沒有打出去的王牌。稀土風波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風暴已在醞釀之中。事情的起因還要從一紙看似平常的“出口限制通知”說起。今年年初的時候,中國調整了稀土出口的審批機制。雖然沒有全面禁止出口,但卻設定了更為嚴格的審查程序。
這一改變起初并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可在歐美高科技制造業內部,他們知道,“末日”要來了。稀土是什么?很多人都覺就是一堆土而已,但其實它是工業的“萬能血液”,甚至可以說它是電動車的心臟,是導彈的眼睛,是芯片的骨骼。沒有它,全球一半工業都得停擺。為什么中國限制出口稀土會引發全球工業的大地震,原因很簡單,中方掌握著超過85%的稀土提煉與加工能力,無論是儲量、開采,再到復雜的分離、提純,材料的合成,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擁有像中國這般完整的產業鏈閉環。這樣的超能力,目前只有中國具備。中國稀土被限制出口后,最先受傷的就是歐洲。不少企業因為受稀土材料上下游供應限制,有的被迫停產減產,有的甚至直接清算關門。
而美國也好不到哪里去,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幾大車企也是連續發出警告。一些美國車企的高管們表示,“如果再拿不到稀土,美國的汽車產業將會遭到重創”。如果說稀土是表層影響的話,那么接下來這個影響,那一定是深層的。6月初,美國媒體對外披露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現實,那就是美國市面上在售的阿莫西林,有80%的原材料來自中國。美國境內只有一家生產該藥物的企業,而且規模還非常小。不僅如此,像布洛芬、氫化可的松等常見藥物,其活性藥物成分有超過90%都是從中國進口的。說出來很多人可能都不敢相信,一個小小的感冒膠囊的前世今生,需要跨越上萬公里,從中國運到美國。
就連全球最大的仿制藥出口國印度,活性藥物成分也需要依賴中方提供的關鍵起始材料才能造得出來。一位印度藥企負責人公開表態稱:“如果中國斷供,我們連藥都造不出來。5月份的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想要把制藥的產業鏈從中國“拉回”美國本土。這招看似雷厲風行,但其實根本行不通。因為藥品不是組裝家具,不會因為今天一個決定,明天就能造好出貨。要重建一個完整的原料藥產業鏈,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還要環境評估,技術研發等等,這些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而且到目前為止,中方并沒有下達針鋒相對的禁令,也沒有任何“懲罰性”措施,只是表態稱:“這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保護國家利益。”但一些企業大佬們聽出了這句話背后的分量:這不再是中方是否要使用“王牌”的問題,而是西方能否抗得住沒有中國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