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高盛發布行業預測,2030年中國將有50萬輛自動駕駛網約車(Robotaxi)在10多個城市運營。
2025年中國Robotaxi市場規模為5400萬美元,到2035年這一規模將增長757倍,接近470億美元。
190萬臺Robotaxi將部分填補勞動力缺口
受制于司機老齡化、營收波動大、運營時間等因素,傳統出租車、網約車行業正遭遇結構性困境。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1300萬活躍的網約車和出租車司機。
目前階段,網約車平均每天產生流水在28-56美元(200-450元人民幣)。
清華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2021年46歲以上的出租車司機占中國網約車司機的31%。2021-2035年,中國將有400萬司機退休。
考慮到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司機短缺,高盛預估將有190萬臺Robotaxi將部分填補勞動力缺口,成為中國公共交通生態系統的有效補充。
高盛認為,在這種背景下,Robotaxi不僅是技術替代,更是產業效率優化的工具。
中國Robotaxi或為全球最大市場
中國Robotaxi憑借政策協同、供應鏈成本及人口密度優勢,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到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場或達250億美元,中國占比超40%。
中國城市密度高、交通復雜程度大,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挑戰也是“全球最難”。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交通資源緊張、用戶對新技術接受度高,同時也是智能基礎設施部署最為完善的區域,為Robotaxi提供了理想的技術驗證與商業試驗場。
Robotaxi企業一旦在中國一線城市實現規模部署,便具備將中國模式輸出全球的潛力。
高盛數據顯示,2035年一線城市Robotaxi年營收可達3.1萬美元(當前網約車水平為約2萬美元),而運營成本則從2025年的2.01萬美元降至1.89萬美元。
屆時,得益于全天候運營優勢(Robotaxi日均運營22小時,傳統車僅15小時)和高效路徑規劃,Robotaxi毛利率有望達到40%,成為可持續商業模式的重要支撐。
經濟模型顯示,一線城市車隊2026年實現毛利率轉正(0%),2035年達40%;二線城市與其他地區分別于2031年、2034年實現盈利,2035年實現毛利分別為25%和15%。
一線城市是Robotaxi車隊的增長核心
高盛預測,2025年中國Robotaxi車隊規模預計為4100輛,2030年增至47.4萬輛,2035年達190萬輛,滲透率從0.1%提升至25%。
其中,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增長核心,2035年車隊占比將達33%(62.2萬輛)。
2035年,每輛Robotaxi 每天可產生69美元(2025年為36美元),將高于傳統網約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