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90后的堂妹,985碩士研究生畢業,目前從事著一份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工作,婚姻家庭也很幸福(關于堂妹家庭的文章:
然而,堂妹的幸福感并不強,時常跟我發微信哀嘆。主要原因是“上班上的痛苦,每天都有一種淡淡的死感。”
昨天堂妹又跟我說:想辭職啃老了。
雖然網上經常爆出年輕人啃老的故事,但是,當我從小看著長大的、聰明活潑又勤奮、學歷工作都不錯的堂妹,如今也流露出想啃老的意思,還是有點讓我震驚。
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接下來我開始思考兩個問題:
1、 我的工作強度也一直不低,為什么我能一直堅持做下去并且從未想過啃老(當然也沒地方啃)。
2、 如何避免或應對下一代的啃老?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我不曾想過啃老?
首先,作為70后80初這一代,父輩生活清貧,很多都需要子女贍養,根本沒法為子女提供啃老的條件。但這并不是主因。
其次,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大多是被散養的狀態,戶外活動時間很多,身體被鍛造的很皮實,心理韌性和抗挫力也很強。
最后,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直從事著我熱愛并擅長的事業。這是我從未產生職場倦怠感的主要原因。
我覺得自己一直比較擅長做規劃,大學所學的專業也是城市規劃。還在讀研究生時,我就給家族里的一個表弟和表妹提出了學業規劃和職業發展的建議,他們聽從了我的建議,現在都過得很不錯。
研究生畢業之后,我做了十年的城市規劃工作,主要是給政府以及開發商做出土地、產業、交通等各方面的規劃發展建議。在工作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來自領導和甲方的認可。雖然工作也很辛苦,但源源不斷的事業成就感和獲得感,可以很好地緩解我的職場倦怠感。
后來因為二胎和身體原因,我辭掉工作,轉型做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詢,這其實跟我之前的工作內容是相通的。跟城市規劃一樣,我需要綜合一個家庭的條件和孩子的特質,對家庭關系和孩子的成長提出調整和發展的建議。這項工作也帶給我很多成就感,至今已經堅持十年,我依然毫無倦意。
對比下來,堂妹在以上三個方面都與我存在著明顯差異。90后的堂妹,物質條件要比我優越很多,童年生活也過得更加精致。
當然讀書階段她也是非常努力刻苦,也拿到了頭部重點大學的學歷。按照大部分人的思路,既然拿到頭部學歷,就一定要找一個“頭部”的高薪工作才不算浪費。但個人興趣方面沒做太多考慮。
再加上經濟衰退,行業下行,當“好工作”并不能帶來與期望匹配的好待遇,濃烈的職場倦怠感就反復侵襲。
接下來再討論第二個問題:如何避免或應對下一代的啃老問題。
第一,最好讓孩子從小多鍛煉,多戶外,多接受陽光雨露的滋養。同時,家長不要過度控制、過度保護,讓孩子從小多體驗“嘗試-失敗-修復-再嘗試”的循環,鍛煉他們的心理韌性。
第二、家長有意識地觀察、引導、發現孩子熱愛和擅長的領域,讓孩子走上適合自己的人生賽道,而不只是死盯著“獨木橋”。具體如何操作,可以參考我以前的文章:
第三、萬一孩子將來不得不啃老,家長該咋辦?
堂妹告訴我,她的同學和同事中,有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抑郁的,有因為加班熬夜太多身體出問題的,還有因為行業顛覆而被裁員的……
如果經濟形勢持續下行,我們的下一代極可能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上班上得快抑郁了,加班加得快暈倒了,他跟我說想辭職喘一口氣,我覺得,我不能狠心拒絕。
就好比我的堂妹,她說想啃老,絕不是因為懶惰或矯情,而確實是形勢逼人。
幸運的是,堂妹的爸媽都是高知人士,退休金也很高。如果堂妹想辭職間歇一下,至少不擔心溫飽問題。
寫到這里,我越發覺得雞娃不如雞自己。如果我的孩子某一天實在卷不動了,我希望我也能給他提供躺平的底氣。
社會經濟的發展,一直都是周期性的。我們這一代人,幸運地趕上了經濟上行期,有條件的話,還是盡量多儲備一點過冬的糧草。如果孩子長大后剛好趕上“經濟寒冬”,我們得一起抱團取暖,先熬過寒冬,再才有機會迎接萬物生長的春天。
--------End---------
作者簡介
華川(川媽),著有《溫和而堅定地養兒育女—二胎媽媽正面管教踐行記》,《游戲,破解教育難題的金鑰匙》,《婚姻關系的七道考題》。當當網、淘寶網等平臺均有售.個人微信,chuanma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