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凌晨
一游客在三亞被不明物體咬傷
自行趕往醫(yī)院就診
經醫(yī)院救治無效后
不幸身亡
據(jù)溫州市蛇類研究所陳俊標分析
從癥狀判斷極可能是被毒蛇咬傷
6月3日,三亞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情況通報稱,已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
雖然“兇手”逃之夭夭
但種種證據(jù)都指向了蛇類“慣犯”
高溫天氣,蛇類更是蠢蠢欲動
其中危害不容小覷
跟隨川川腳步看看吧
案例一
2024年,海南澄邁一位女子在農田干活時被毒蛇咬傷,病情嚴重,存在多臟器功能衰竭。
案例二
2025年,杭州一老伯在播種時被毒蛇咬傷,右手腫脹至手腕。
毒蛇咬傷發(fā)病急、病程短
及時救治與正確處理至關重要
研究表明
被蛇咬傷后2小時內
使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最佳
而亂用偏方等錯誤救助方式
極易導致病情延誤,甚至致殘、致死
避坑常見應對誤區(qū)
01
用嘴吸毒?
切勿用嘴直接吸吮傷口,避免毒蛇的毒液從口腔進入人體。
02
切開傷口排毒?
切勿自主切開傷口,開創(chuàng)不當易導致傷者失血過多和傷口感染。
03
傷口無腫痛就沒事?
被神經毒類毒蛇咬傷后,早期癥狀往往較輕,容易被忽視。如被銀環(huán)蛇咬傷時,傷口不腫不痛、牙痕淺,咬傷后1-2小時才開始出現(xiàn)乏力、麻木、喉嚨梗阻等癥狀。但此類蛇傷病情兇險、變化迅速,因此一旦被蛇咬傷應立即就醫(yī)。
被蛇咬傷如何應對?
01
緩步撤離
應盡量保持冷靜,第一時間緩步離開現(xiàn)場,快跑會加快毒素擴散。
02
記住特征
盡量看清蛇的外觀,包括蛇形、舌頭、花紋、顏色,最好可以拍照,以便醫(yī)生快速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
常見毒蛇
毒蛇的咬痕一般表現(xiàn)為1-4個出血點,多數(shù)情況為2個;無毒蛇為兩排細小牙痕。
03
及時取下配飾
去除患肢的手鐲、戒指、鞋子等受限物,防止腫脹加重后導致進一步傷害。
04
固定并清理傷口
可先用木棒或板子充當夾板,將其貼靠咬傷部位周圍,再用布條等系在夾板上、中、下三個位置,確保其固定。?
傷口處請勿直接用水清洗,應使用浸濕的干凈布料輕輕擦拭傷口,去除污漬。清理干凈后,再用另一塊干凈的布覆蓋傷口,等待救援。
樂山消防提醒
天氣越來越熱
越來越多的蛇類
開始出來“溜達”了
倘若你們“狹路相逢”
不要慌張,撥打119為你撐腰
同時,這份“蛇出沒”安全指南
快速學習一下!
來源:四川消防
記得點贊和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