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立成
資本市場又出大事了,這是知名光伏龍頭“隆基綠能”發布股份減持公告引起的。目前隆基綠能的股價在低位,截至本周五收盤時,股價僅為14.47元,距離紀念其歷史高位的股價早已經歷過好幾次大“腰斬”了。
那么問題來了,這次是誰要迫不及待減持隆基綠能的股份呢?一般來說,能讓上市公司發布減持公告的,肯定是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大股東了。投資者仔細看了減持公告就會發現,原來是在二級市場消沉多年的、大名鼎鼎的高瓴資本。
目前高瓴資本仍持有5.5%隆基綠能的股份,本次減持股份數量在0.5%,本次減持計劃實施后,高瓴資本將不再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后續若高瓴資本繼續減持,上市公司就無需繼續發公告提示廣大散戶投資者了。
投資者要明白的是,高瓴資本是2020年12月19日投資隆基股份的,高瓴當時斥巨資158.41億元,以70元每股的價格受讓了隆基綠能大比例的流通股份。而今快5年的時間過去了,這筆投資無疑是失敗的,目前的股價只剩下當初持倉成本的2折左右了。不可謂不慘烈!
因此,必須要承認的是,高瓴資本投資隆基綠能是一筆非常失敗的投資!
可當年市場并不是這樣的解讀的,不少投資者認為高瓴資本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在高瓴資本入股隆基綠能后,被無數投資者叫好,更有不少投資者跟風買進,以為可以搭上隆基綠能的順風車,從此就可以財富自由了。
但令廣大投資者感到非常無奈的是,5年的時間過去了,隆基綠能的股價持續陰跌不止,不少投資者虧損累累,不甘死心的投資者還希望通過逆勢補倉的方式來平攤投資成本,結果卻落得一個“重倉套牢”和“滿倉套牢”的局面。
由此可見,即使是高瓴資本這樣的知名投資機構,也有經常看走眼的時候,投資者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一些知名投資機構的步伐,要理性思考背后的投資邏輯。這個世界上單靠無腦抄作業是無法做好投資的,這是因為投資者抄作業容易,但無法抄投資邏輯、無法抄風險控制邏輯、更無法抄倉位管理與控制。
而投資邏輯、風控邏輯以及倉位管控,都是投資過程中必須要認真把控的內容,而且要因時做調整,這也是絕大多數偽“價投”們容易忽視的地方。投資可以很簡單,但一定是不容易的。很顯然,對于高瓴資本來說,隆基綠能的投資是失敗的,但這并不影響高瓴資本的正常運營。
不過在筆者看來,高瓴資本投資隆基綠能之所以是一大敗筆,根源就在于它誤判了光伏行業的運營“周期”。萬事萬物皆有周期,從行情周期的角度來看,當時高瓴資本大面積接盤隆基綠能的股份時,恰恰處在光伏行業周期的頂部。自那以后,光伏行業就失去高速增長的邏輯,這些年隆基經歷了營收與凈利潤的雙殺,凈利潤更是錄得大幅度虧損。
而當前光伏行業還在下行筑底的周期中,雖然短期還不能明確說行業已經進入了周期底部,但隨著股價的持續下跌,風險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經釋放了不少,此時的投資風險要比前幾年低了不少,至少是處在相對的底部區間了。在周期高位追漲,在周期底部區間割肉,這是絕大多數投資者容易犯的錯誤。
任何一個理性的投資者,都要時刻把周期性的投資思考刻入腦海里。千萬不要只單純地知曉去做順人性的事情,結果就很容易在周期頂部做高位的接盤俠。再以白酒行業為例,幾年前白酒行業就進入了行業周期頂部,白酒企業這幾年都在為前幾年透支的業績買單,估值也一殺再殺。
先殺業績,后殺估值,最后殺邏輯,這就是資本市場的殘酷之處!
對于隆基綠能這類企業來說,如何判斷周期的拐點呢?在這里筆者可以給一個參考觀點供各位投資者思考:一是整個行業里有企業開始破產重組,二是龍頭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開始大幅度改善,三是龍頭企業的毛利率開始探底回升,連續幾個季度的利潤開始扭虧為盈。
總體而言,一個投資者只要踩準了周期的節奏,投資就很難遭遇大的失敗!先勝而后求戰,才能讓投資者行穩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