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我前面一篇筆記已經鋪墊了寫作背景、個人感受、平臺字數限定等,我們直接開篇立意,大家不嫌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提問,只要是文明互動,我盡量知無不言。
1、一定要過法考
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只要想從事法律相關職業,包括律師、法官、檢察官等,這是必備條件!是就業選擇的基本敲門磚,所以,不要問我是先考研還是先過法考,不沖突,也不存在平衡問題,就是輕重緩急的順次,就看自己怎么規劃——下定決心讀研,那還有2年時間準備法考,那就以考研為目標,先考研。我也遇見很多同時準備的人。
現在讀研,從某種程度來看,是緩沖就業壓力的,并不是人人都喜歡做學問,如果你本科就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三年以后讀個在職研究生也不錯。
2、一定要積攢實習經驗
想當律師的,優先考慮知名律所或專注某一領域的精品所,積累專業化經驗,我知道某紅圈所的實習補貼很低甚至明確說沒有留用名額,但法學生依然爭先恐后。
就我個人而言,是不是有紅圈所實習經歷并不是我的錄用加分項,我看好那些在一個律所可以穩定實習三個月甚至六個月以上的人,說明他們踏實穩定,不是眼高手低的人(因為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十分瑣碎,是簡單而重復的勞動),且經過這3-6個月的實習對律師行業、律所環境有一定了解。
想在哪里就業就去哪里實習——包括地域、行業、領域。比如,杭州高校畢業的小伙伴想考上海某法檢,那就來上海找個法檢的實習崗位,至于怎么找,前面一條筆記簡單提到了,后續可能會詳細拆解一下。
3、一定要注意人脈積累
千萬別把自己當孩子、當學生,這個認知很危險,會讓自己落后三五年,為什么很多人說畢業五年會有分水嶺,是因為有人沒畢業就踏入社會了,有人畢業兩年還在學生的思維里打轉。
你接觸的帶教老師、你實習單位的同事、你的導師同學,都可能是你的人脈,注意良性互動,既不要輕信,也不要。
4、一定要有長期規劃
考慮到現在就業形勢嚴峻,先就業再擇業,我認為沒問題的,但是,我們還是要有規劃,我有時會問那些來面試的同學:你有沒有考公的打算?如果當律師的話,未來五年有什么規劃?有人可以說出自己未來五年的規劃,有人卻對這個問題很茫然。
有規劃的人,通常是對自己、行業、大環境有比較清晰認知或想要認知的人,一個法律專業人士沒有規劃,你仔細想想,是不是很可怕?畢竟法律專業的屬性就不是那種可以隨遇而安狀態。
下一條可能會聊一下:如何提升核心競爭力。#小兜法眼看世界##就業##法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