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法國親自造的陣風戰機,都被殲-10打下來了,印度居然還要繼續采購,并且親自打造核心部件,真的可靠嗎?
印度的工業水平,在全世界范圍內也是“有口皆碑”的。雖說這一次不是制造整機,但也是其中的核心部件。不得不說,法國也是真想得開。萬一未來真的出性能問題,大家在對印度航空工業指指點點的同時,很可能也會認為陣風戰斗機本身不行,這招牌可就砸得不輕了……
相關事件
據印度媒體在6月6日報道,法國航空航天企業達索(Dassault)已與印度塔塔集團簽署協議,簽署了4項生產轉讓協議,將在印度制造“陣風”戰斗機的機身。
達索飛機制造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飛機制造企業,幻影系列戰斗機,就是由這家公司研發的。不過,他們現在最出名的,就是陣風戰機了。
陣風戰機最早研制于1982年,在2000年服役,屬于四代半戰斗機。這款戰斗機不僅可以對空,而且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非常強,又有艦載機型號,還能投擲核彈,可以說功能非常全面。因此,印度、希臘、埃及、卡塔爾等許多國家,都非常青睞它,并先后采購。
雖說在前不久的空戰中,印度的陣風戰機沒有取得勝利,但他們似乎依然非常信任這款戰斗機,并且剛剛在4月份宣布繼續采購26架,其中包括22架單座機和4架雙座機,總金額約為66億歐元。
這不,時隔2個月,印度又取得了新進展,那就是開辟了國內生產部分零構件的道路。承制單位,是一家名叫塔塔先進系統有限公司的企業。
該企業是世界五百強的塔塔集團旗下專注防務與航空航天領域的子公司,該公司志在通過合作的方式“師夷長技”,和著名的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及波音公司都有來往,如今還負責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部分零件制造。
根據合作協議,塔塔先進系統將在海得拉巴建立一個先進的生產基地,用于制造“陣風”戰斗機關鍵結構部分,包括后機身側殼、完整的后部、中央機身以及前部機身。
總結下來,就是陣風戰斗機的完整機身。
印度武器國產化
對于印度人來說,這條新聞足夠他們慶祝了。這次協議的簽訂,不僅寓意著他們的工業和就業又有了新發展,也讓武器裝備的國產化率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去年曾發布了一項數據:2019–2023年間,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占全球軍購總額的近10%。
但印度也知道,武器裝備這種要命的技術,如果寄托希望于別人身上,一旦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因此,他們近些年來拓寬裝備采購渠道,從俄羅斯到法國,再到美國、以色列……
最重要的,還是要研發自己的武器。除了自力更生之外,通過和其他國家軍火商的合作,掌握技術、培養人才,也是印度的策略之一。包括俄羅斯,為了把蘇-57出口給印度,也提出了本地化生產方案。
你還別說,近些年來,印度的軍工發展還是有所成效的。只看最近10年,印度就建立了大型直升機工廠、下水首艘國產航母,并成功試射遠程高超音速導彈。先不論這些產品的質量如何,好歹解決了0到1的問題,對他們來說算是取得了開門紅。
如今,印度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武器裝備自主化,而且已經初見成效,出口到別的國家。統計數據表明,印度在去年武器裝備的出口額達到了26.3億美元,和10年前相比整整翻了30倍。
而且,在武器研發方面,他們有一個小小的優勢。作為西方大國制衡我國的重要盟友,印度可以得到一部分技術指導。雖然不會是核心技術,但在成熟國家的幫助下,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這一次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動印度航空工業的發展。對塔塔先進系統來說,也算是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基礎,畢竟他們還為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打造機身。而且,印度還有能力自主研發光輝戰機,看起來確實值得達索信賴。
法國真敢冒險
達索航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表示:“陣風戰斗機機身將首次在法國境外生產。這是在印度強化我們供應鏈的決定性一步。得益于包括塔塔先進系統在內的本地合作伙伴的擴張,這條供應鏈將在我們支持下滿足‘陣風’戰斗機產量提升的需要,同時達到我們的質量與競爭力要求。”
就算這么說,法國達索也算是有點“冒險”。印度的軍工進步幅度大,得益于起點足夠低。和當今世界的軍事大國相比,他們的軍工體系依然有較大的差距,也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武器裝備。萬一真的影響戰斗機性能,肯定會影響戰斗機以及達索公司的口碑。
而且,這樣的擔憂不是遙遠的未來,甚至都不是遙遠的過去,而是僅僅上個月的事。
大家都知道,印巴空戰中,印度動用了法國產的陣風戰機,結果被巴基斯坦用我國的殲-10CE擊落。唯一知道真相的印度不肯透露真實戰損,巴基斯坦方面說擊落了三架陣風戰機,美國說至少有一架陣風戰機被擊落。
其實影響一場戰斗勝負的因素有很多,武器裝備確實重要,但也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換句話說,再強大的武器裝備,放在錯誤的人手里,或者使用方法不正確,也是無法發揮全部戰斗力的。
但對于絕大部分不明所以的人來說,他們只會通過表面下結論,那就是戰斗機不行。這一場空戰,把我們的戰斗機威名徹底打響,也讓全世界開始質疑陣風戰機的實力。
連法國親手造的戰斗機,都被打了下來,要是靠印度的工業水平,造出的零部件質量比法國原廠差一點,那么戰機的戰斗力就更受影響了。萬一哪天再被打下來,這公司的招牌可就砸了。
根據計劃,第一批機身部分將在2028財年下線,工廠的目標產量為每月最多交付兩架完整的機身。對法國來說,唯一能做的就是嚴把質量關,不能降低質量要求,寧可慢工出細活,也不能為了趕進度而糊弄。
印度產的陣風戰機到底怎么樣,或許幾年之后就能見分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