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這回是真的不等國足了,說得再直白點,這支曾經和中國隊同屬“亞洲二流的中亞勁旅,現在已經提前一輪鎖定世界杯門票,成為亞足聯歷史上第14支殺進世界杯的隊伍,這種畫面,若放在幾年前,誰能想得到,彼時中烏還在亞洲賽場上互有勝負,誰都沒能甩開對方一截,可現在,烏茲別克斯坦在青訓、球員身價、留洋廣度、國家隊成績上統統完成了“超車,留給國足和球迷的,除了羨慕和唏噓,似乎也只剩下一句“服了了
故事要從他們最近的一波青訓爆發說起,7年3次奪冠,U17、U20、U23這些級別,亞洲杯冠軍、世界杯八強、奧運會門票,幾乎該拿的榮譽都拿了一遍,說是“青訓騰飛有點官方,但數據不會騙人,2018年以來,烏茲別克斯坦的青年隊成績一騎絕塵,他們不是靠一批“黃金一代短暫爆發,而是分層次、成體系地不斷產出新鮮血液,U17剛捧杯,U20又殺進世青賽16強,這種持續迭代的后備力量,才是他們國家隊真正質變的底氣
當然,國家隊的飛躍離不開那些走出去的球員,胡桑諾夫20歲刷出5000萬歐元身價,直接被曼城簽下,瓜迪奧拉都說他“有東西,這已經不是亞洲普通留洋生的待遇了,再看肖穆羅多夫在羅馬拿到新合同,拉赫莫納利耶夫、法伊祖拉耶夫這些名字,可能中國球迷還不太熟,但他們身價也都沖上2000萬歐元級別,眼看就要進軍五大聯賽了,翻翻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隊的大名單,歐洲踢球的球員占了一半,關鍵是這些人,大多十五六歲就敢出國闖蕩,和國內“閉門造車的思路簡直兩個世界
你說這陣仗,怎么不讓人羨慕,印象里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足球其實是“老冤家,1994年亞運會決賽的巔峰對決,至今都是一代球迷的心結,那時候兩隊都算亞洲二流,誰也沒能穩進世界杯,誰也沒能成為亞洲老大,大家都靠政策推動、聯賽帶動、辦大賽刷存在感,套路都差不多,甚至烏茲別克斯坦足協做的那些事,什么國奧隊踢聯賽、承辦國際賽事、引進外教,很多都是學中國的,結果現在國足原地踏步,烏茲別克斯坦卻一路狂奔,這就有點扎心了
問題當然不只在表面,不是說中國足球沒想過搞青訓、留洋、職業化,甚至有一陣還真是全社會熱情高漲,不過細究下來,差距就體現在細節和執行上,烏茲別克斯坦是真正把“百年樹人掛在嘴邊也落到實處,體系搭建、青訓投資、海外輸送,全是長期工程,哪怕成果慢一點,也不急功近利,反觀中國足球,搞一兩年青訓,沒出成績就急著換人換思路,青訓成了口號,留洋成了鍍金,最終只能在自家聯賽里擺爛,年復一年,球員、教練、球迷都陷在惡性循環里
這場“中烏對噴,其實已經不是一場比賽的勝負之爭,而是兩個足球生態的深度對比,烏茲別克斯坦這幾年在亞洲賽場上,已經徹底甩開了老對手,進了世界杯,青年隊連年拿獎,球員身價蹭蹭往上漲,這些都是扎實的數據,而中國足球只能靠回憶殺、靠老故事聊以自慰,偶爾贏一場日韓就“點贊回懟一波,更多時候只能接受現實,既羨慕又無力改變
你要說中國足球真的全然沒機會,其實也不盡然,畢竟底子還在,人口紅利也在,只是現在被烏茲別克斯坦這么一“絕塵,真的沒法再自欺欺人了,球迷們已經不再幻想“躺進世界杯,也不太再提“亞洲一流,現實就是,別人已經不等你了,這才是最讓人焦慮的地方
說到底,烏茲別克斯坦的逆襲不是偶然,既有政策支持,也有青訓落地,更有球員個人能力的爆發,整個體系像是突然跑通了,球迷們也不再只滿足于亞洲杯四強,而是用世界杯參賽資格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反觀中國足球,過去靠“老師自居,如今被學生全面反超,這不是一句“自古學生勝于藍能解釋的,更多的是一種被時代拋下的無力感
此情此景,有點像看著鄰居家孩子年年進步,自己家孩子還在原地畫圈,羨慕是真的,焦慮也是真的,但更怕的是,連“追趕的勇氣都快磨沒了,現在的中國足球,需要的不只是新口號,更要有直面差距的勇氣和耐心改變的決心,畢竟,世界不會等你,亞洲也不會等你,更別指望烏茲別克斯坦還會回頭等國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