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易建聯又出現在公眾視野,說實話,這次出場多少有點“破圈的意味,畢竟從去年各種風波開始,大空易的名字在網絡上可沒少被對噴,這回他在“TCL易建聯杯三人籃球賽深圳福田站的亮相,多少讓人有種熟悉的陌生感——退役后更黑了,也更瘦了,甚至有點回到剛進CBA那會兒的影子,這樣的變化,外人看著都能感受到他生活方式的調整,什么高爾夫、戶外運動,全給安排上了,結果就是人變得更接地氣,和球迷的距離也縮短了,不再是那個只在聚光燈下的“男籃一哥,這變化本身其實挺值得玩味,畢竟易建聯的職業生涯一直是高光和爭議并存,現在卸下球衣,反倒讓人看見了更真實的狀態
當然,真正讓這次亮相變得不一般的,還是他和TCL的再度合作,要知道,前陣子風波一出,易建聯原本合作的20多個品牌基本都“擺爛了,解約的解約,下架的下架,什么中國人壽、廣發銀行、OPPO,全都拉黑名單,搞得好像誰和他多說一句就會出事一樣,這么一搞,公眾形象多少有點塌房的味道,畢竟在中國體育圈,代言人形象跟品牌風險直接掛鉤,企業選人就像選隊長,誰愿意冒著被“口水淹死的風險還繼續合作,TCL這次“回頭,其實已經說明了市場的態度在變化,或者說,至少沒有實錘的證據讓人一票否決易建聯,這背后的信號很清晰——資本是最現實的裁判,有風險早溜了,敢合作說明底氣還在
問題來了,易建聯到底有沒有“翻車,還是說純屬輿論過載,仔細想想,這波風波本質上就是個“信息真空,沒有實錘、沒有定論,品牌撤退其實更像是自保操作,而不是對易建聯個人道德的判決,網友當然可以帶節奏、猜八卦,但到頭來,還是得看實際證據,現在TCL敢帶頭復合,說明風向已經沒那么極端了,也算是給那些等著看笑話的“鍵盤俠潑了盆冷水
說到這兒,不能不提前陣子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婚變傳聞,這事兒放在任何一個公眾人物頭上都夠喝一壺的,尤其是易建聯這種級別的籃球人設,家庭穩定性和個人形象其實牢牢綁定,結果球迷一張全家日本游的照片,直接“點贊回懟了所有謠言,畫面里一家人其樂融融,完全看不出什么裂痕,這種生活細節一旦曝光,吃瓜群眾瞬間“冷靜下來,大家也都明白,八卦歸八卦,真相往往沒那么戲劇化,這事兒對易建聯來說其實是雙刃劍,一方面人設修復了,另一方面也說明,退役后的生活不必再處處自證清白,偶爾露面反而更容易贏得同情分
再看這次三人籃球賽,說實話,如果易建聯只是為了露臉,完全沒必要自己掏腰包、親自參與規則優化,這次賽事升級成FIBA認證,連“殘障球員融合組別都加進來了,這種操作在中國籃球圈其實不多見,過去我們講CBA、講奧運、講榮譽,很少有人關注“籃球的邊緣人,易建聯這波操作,多少有點“做公益順帶洗白的意味,但說到底,能把比賽辦到這種細節,還是得給他點“點贊,球迷都明白,退役球星做慈善、搞青訓,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到底,易建聯現在做的,其實是在給中國籃球“補課
不過話說回來,易建聯這次回歸并不是毫無壓力,外界的質疑、輿論的陰影,其實一直都在,尤其是中國男籃近幾年整體低迷,球迷的情緒也跟著起伏,易建聯作為“老一代的代表,難免會被拿來和現役球員、甚至姚明、王治郅之類的前輩對比,這種比較本身就不太公平,畢竟時代不同,規則不同,輿論環境也完全變了,但“拿成績說話這套邏輯在體育圈永遠不過時,易建聯當年帶隊征戰世界杯、亞運會,拼出來的榮譽沒人能抹殺,這一點,是所有懂球人心里有數的底線
現在的易建聯,更多是在用行動證明自己沒“掉線,不管是參加商業活動,還是推動青少年籃球,他都在努力書寫自己的“下半場,很多人說他是“公關式復出,但真正關注他的人都知道,易建聯其實沒怎么離開過籃球圈,只不過換了種方式存在,籃球這東西就是這樣,有人退場,有人接棒,能堅持到最后的,往往不是最能得分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總結來看,這次易建聯復出,既有商業價值的回歸,也有個人形象的修復,市場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態,球迷也逐漸回歸理性,網絡“擺爛歸擺爛,但現實里,易建聯依然是中國籃球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未來他會以什么方式繼續影響中國籃球,這點沒人能給出準確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他還愿意“下場,中國籃球這盤棋就不會輕易“爛尾,這也算是給所有關注他的人一個交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